三十岁的是廖姨娘,是安国公在边关打仗时救下的,父母因战乱而死,有幸被安国公救下,因没了亲人无处可去,又为报恩,于是便就此跟了安国公,当时在关外一直由她伺候着,回京城后给蒋氏磕了头成了姨娘。
当年是她在孕期中了毒,致使孩子没能顺利出生,后经查证是一名宠妾所为,已经将那名妾送了官处死,虽一命顶了一命,但一个女人此生再不能生孩子很是可怜,好在安国公为补偿,此后对她一直很好,就连主母蒋氏都对她多加照顾,其他女人走的走死的死,她这个没孩子的有幸能留在府中过安生日子也算是因祸得福。
两位姨娘自觉站在蒋氏身后,一个布菜一个盛粥,伺候得很是精心。
原以为立规矩是件很讨厌的事,谁想蒋氏不是爱找事的人,自己除了隔一日过来陪蒋氏一同用早饭外就没什么不自由可言,陶言真心情很好地喝着粥。
蒋氏在床上坐下,原本该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的陶言真扫视一圈,最终在软榻上坐下,垂着头摆出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来。
“母亲放心,每日儿媳都嘱咐厨房给夫君做营养可口的饭菜呢。”陶言真恭敬地回道,心里忍不住腹诽,段如谨年轻力壮,不补他晚上还生龙活虎的,再多加补营养她晚上还要不要睡了啊。
闻言,陶言真恍然大悟,明白蒋氏为何这样说了,定是段如谨的奶娘王嬷嬷告状了!那个因奶大世子爷,便总在院子里牛叉轰轰,将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的老太婆最讨厌了。
适当地敲打敲打就行了,蒋氏没再在这件事上纠结,说起另外的事道:“一个月后太后六十大寿,满京的官员们都会送礼贺寿,寿辰那日皇宫会很热闹,你回去也想想送什么礼。到时你与如丹随我同去拜寿,这算是你头一次以世子夫人的身份在大型场面中露面,准备充分些,不要被人看了笑话。”
蒋氏定定地看着陶言真的脸,想起这位早已名声在外的事便忍不住心烦,现在叮嘱再多不顶用,还是当日看严了她要紧,于是没说什么摆摆手让她出去了。
出了上房回去时绕了下远,每次请完安陶言真都这般,多走路锻炼身体,以防运动太少导致身体娇贵得易生病。
“刘二家的一直负责小厨房的采买十年了,从未出过差错,赵三家的掌厨也七八年了,世子爷吃的饭菜均出自她们之手,时常因饭菜可口打赏她们,可见她们平日里做活计有多用心,结果你到挑起错来了,嫌鱼不鲜,嫌菜老,嫌火候不足,嫌这嫌那,感情时常被世子爷夸的人都是虚有其表的,你这么嫌弃那以后你来做啊!”
“是呀,我采买的肉和菜绝对都是最新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