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胪崔玄策?区区高句丽不过数十万百姓,几郡之地罢了!”
“这么点实力,居然还设有鸿胪寺?”
“这个所谓的大鸿胪,是不是假冒的?”
太史慈还未开口,甘宁率先调笑起来!
斥候队长脸色一红,然后抱拳道。
“属下之前也未曾见过高句丽官员印信,所以确实不知真假!”
太史慈笑道:“高句丽国中,确实有鸿胪寺衙门。”
“而这个崔玄策虽未谋面,却也听说过他的职位。”
“所以此人前来,应该不是假冒的。”
“不过此时局面,咱们是否要见?”
太史慈坐镇辽东好几个月,对于高句丽国中一些基本情报当然知晓。
赵云抱拳道:“敌军使者前来,多半是为了摸清我军出兵之目的。”
“末将以为,咱们不妨见上一面。”
“如果这个崔玄策,能够说服高句丽国王主动出粮以避祸。”
“其实我军,也未必就要大战一场。”
“当然,若是敌军不愿意出粮,咱们就按原计划向前动兵即可!”
楚军东进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搞粮食赈济冀州灾民。
如果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当然没必要继续大动干戈。
反正打高句丽,也不必急于一时。
甘宁开口道:“怕就怕敌军使者,是为了故意迷惑我军啊。”
“如果高延武一边让崔玄策跟我们瞎扯拖延时间,一边又在丸都城加固城防全力准备。”
“等到我军兵临城下之时,岂不是更难进攻?”
冀州那边灾民太多了,所以这次大军东进,至少需要几十万石粮食!
如果三千石五千石,只要吓唬一下崔玄策。
或许高延武那边为了避祸,也就老老实实认了!
可一下索求这么多,恐怕高句丽人根本不可能答应!
既然如此,所谓谈判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太史慈对斥候队长开口道:“敌军目前,在如何布兵?”
斥候队长抱拳道:“前方斥候最新探报,敌军主力一分为二。”
“其中一部分,在丸都城内加固城防准备死守。”
“另外一部分主动向前,似乎想要在河水对岸设伏!”
太史慈沉思片刻道:“如果我军主力全速向前,能否赶在敌军布防之前,先行渡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