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集团,ccb集团只好收购美英法三国在上海的纺织企业,光收购二手设备等等就亏损一千万美元。纺织企业是薄利行业。整个行业去年一年利润都没一千万美元。ccb集团决策人是精明人,洋人要求尽快复工复产,解决就业,避免失业动乱。ccb集团老板肯定拿出一亿美元,收购市场上的成品服装,布料,然后打包外运。
租界当局下令纺织企业复工复产,原材料就成了抢手货。现在上海是孤岛,棉花等原材料运不进来。囤积原材料,整个纺织企业就要高价开工,没钱赚谁愿意开工。设备重新开工,最赚钱的肯定是军用纺织品。
林少将是大特务头子,不管价格。他和胡桂香联手囤积了二百万大洋的棉花。合同签订,二百万转账支票开具,协会仓库里的二百万大洋的棉花归军统管理。
胡桂香说复工复产还生产衣服?副会长说衣服谁都有,所有逃来上海的难民手上都有几麻袋衣服。市场上的新衣服,新布料都没有了。二手服装的旧货市场就红火。上海纺织业的存货清空,工厂资金回笼,复工复产就全部重新定位。
会长说现在中国最赚钱的纺织品是军用制品,医疗纺织品,口罩,纱布,全部投产,亏本卖出的服装布匹损失一二个月就赚回。林少将在淞沪会战爆发第二天,就来过上海纺织品协会,下令生产军用制品,只是几天的生产就停工停产,厂家生产没钱了,国民政府没钱支付货款,彻底搞死纺织业。林少将视察过仓库,现在仓库里还是三个月前的存货。
副会长说:ccb集团决策人是良心之举,自己亏钱拯救整个上海纺织企业。说到这时,数百家中小企业老板都闻讯赶来,布料,成品服装都一致同意亏本清仓,盘活资产,改为生产军用制品和医疗纺织品。
正副会长动员胡桂香去联系ccb集团的签约代表,主动来协会找会长谈生意的是胡桂香认识的熟人,赵劲松旗下的一位经理,和胡桂香一起吃过饭,囤过粮油。
胡桂香作中间人担保人,洽谈布料,服装收购事项,整个买卖都是快速决定。这里刚签定完买卖协议,ccb集团派遣来洽谈的洋鬼子率队赶来,都是新集团公司员工。洋人负责验货,估值,港口验收。经理负责资金对账。价格上公示,上海纺织品协会会员都在亏本抛货,套取现金。
林少将负责整个交易过程,他怕会员通敌。胡桂香等负责码头送货和安保。军统潜伏特务现在无所事事,活动起来寻找除奸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