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清澈瞳眸扫一圈乐呵呵“论古今”的儒者,举目望,玻璃窗外白雪飘飘,悠悠岁月……
酒香,他有点醉了。
鬓角半百的学者滔滔不绝阐明新政见解,周围有的赞同,有的则持不同意见,特别是社会性质层面的问题。
“我觉得……”
“你的想法错了,领导肯定有更重要的考量……”
“你才错!”
学术争论最易恼,一个两个似乎比谁声音高。
沈裕照着唐婉意思数五颗话梅扔沸腾的黄酒里,静静等待,瞧着话梅不停翻滚沉浮,片刻再一勺勺帮教授舀酸梅黄酒……
抿一口,酒暖暖,胃非常舒服,一点不觉得晕。
再抿一口……
半晌,争着面红耳赤的教授各自重重“哼”出一声带着怒火的鼻息,指着往日交情不错的同事骂。
“孺子不可教也!”
“对牛弹琴!”
“噗嗤。”
围观者噗嗤笑出声,辩输的崔院长蔫蔫扫一圈,瞧见唯一的“软柿子”。
“李毓啊,你觉得新政最重要是什么?”
青年舀着第二勺酒,白皙脸颊染上一丝薄红,瞳眸潋滟。
闻言,怔愣一下。
周遭沉默些,崔院长正失望,却见眼前人唇瓣翕合吐出一句话。
“发展生产!”
沈裕拍拍有点晕的脑袋,总觉得面前一切都清晰,可晕乎乎。
晕晕着清醒着?
抛开环境问题提制度就是一个伪命题,而且国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就像面前一壶酒,小小的,只能一人一小勺。
哪怕用最精细的量杯量,只是一滴两滴的差别。
可是发展生产力人民拥有的不止是一锅酒,而是一桶甚至更多的“酒”,那时候五谷丰登,高楼大厦,国家呈青竹攀高之势一日日繁荣。
旧策谁言对错?
国情年年不同,当时的政策必然是最符合国情的,当事物发展途中出现偏差,再慢慢修剪枝叶,不能固步自封。
青年扯唇,周围飘着一股话梅甜。
“我觉得挺不错的。”
“田是农民的根。家有新田,母亲跟姐姐肯定高兴。李建国是一个非常负责的队长,日日不辞辛苦跑田里监督,晒得跟黑炭一样。”
“可村里合作社食堂储备粮老不够,中午白菜煮粥,傍晚番薯粥,村民抱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