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倾向于迎娶来自这两个阶级的女性作为妻子。
对于稍有身份地位的汉人而言,选择正妻时更是慎之又慎。除非女方所提供的条件(包括丰厚的嫁妆以及其他方面的有力支持)足以令人心动不已,否则这些汉人宁可迎娶一位汉族的寡妇,也绝不会将目光投向其他阶级的女子哪怕一眼。
至于纳妾之事,相对于娶正妻而言,则要对这两个阶级的女性容易许多。只要她们能够拿出足够分量的嫁妆,汉人便有可能会接纳其成为小妾。为了促进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大秦王朝特意放宽了有关纳妾的种种限制。然而与此同时,却又大幅加重了针对汉人女子充当他人小妾这种情况的惩处力度。
虽然人们可以多多纳妾,而且对象并不局限于特定阶级,但对于汉人女子成为小妾一事,却是有着极为严苛的身份要求。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以及尊贵的太子殿下之外,其余众人皆需遵循相关规定。
具体说来,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让汉人女子做自己的小妾;而九品以上但五品以下的官员,可以收纳两名汉人女子为妾;至于五品以上各级官员所能纳妾的人数则各不相同,其中即便是拥有崇高地位的王爵,最多也只能纳妾八人而已。这导致汉人女子身价倍增,只要不是有太大问题的都需要极其丰厚的彩礼,还要看身份地位才行。
高昂的彩礼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这股压力不仅使得低阶级家庭不得不拼命筹集更多的嫁妆以应对,还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汉人将自身所承受的彩礼负担,巧妙地转嫁给了处于更低阶级的人群,如同一场残酷的财富收割游戏。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现象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影响。在大秦,曾经屡见不鲜的溺死女婴事件如今已极为罕见。因为大家都深知“一家有女百家求”的道理,女儿不再被视为家庭的累赘,而是可能带来丰厚回报的宝贵资源。
与此同时,女子接受教育成为了一种新潮流。读书不仅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更是显着提升了女子的身价。以往那些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