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曾听过沈让卿,明面上是个乖觉的,私底下什么都来。但一看到沈让风,他倒是觉得原来兄弟之间差距能如此之大。
王宣与沈让风聊的尽兴,晚上就宿在了沈家。第二天还是被他二姐王铃拎出床的。
“二姐。”
王铃对弟弟是毫不客气,“亏你还叫我二姐,那你应该知道这里是沈家。赶紧起来,随我去拜见几位长辈。”
王宣起床收拾了一番,便和王铃去拜见沈老夫人他们了,回来后又和沈让风拜别后就回家了。
沈家人和王家人对王沈两家的亲近都乐见其成。
没有放榜,沈让风始终心里不安,这三天也一直在家中不曾出门。
三日后正式放榜,状元,是当时殿上那位年纪大的考生,榜眼是王宣,探花是另外一名考生,该考生出身清流党。
皇帝也是一碗水端平啊,状元年纪大了,就算属于某个党派也无碍,离告老还乡的日子也不远了。
榜眼是世家子,探花是清流党。
令人唏嘘的是,张党一个人也没有,一则张家确实没有能用的后生。二来,本来心中想成为张党门生的,看到张之谏告老还乡,张盈瑶被贬,纷纷退缩了。
三者,就是帝王心难以预测了。
令沈家惊喜的是,沈让风是二甲第一,也是传胪,那这就是铁板钉钉的京官了。
一甲三人进翰林院,二甲三甲挑人成为庶吉士,负责给皇帝讲经、起草诏书。
进了翰林院的人可谓是前途无量了,进翰林后好好干,熬资历,若是出挑的,就像当年的沈淮修,就能提早进六部,且进了六部就是侍郎,六部分左右侍郎,侍郎就是未来的尚书。成了尚书就能进内阁。
至于庶吉士,乃是天子近臣,做得好的便能得到赏识,反之就一直是庶吉士或是被皇帝调派到那个犄角旮旯里,所谓伴君如伴虎。
虽说王宣并没有考中状元,但是此次科举的状元是当之无愧的,那位年纪大的考生在殿试时的文采是有目共睹的,毕竟是几十年的积累,唯一可惜之处便是年纪稍大了些。
一甲的三人就是便是能打马游街,之后便是琼林宴,琼林宴可是结交关系的好机会。
尤其是一甲和二甲中的头几名。
沈让风对自己能考中二甲第一感到很惊讶,说实话他回答得中规中矩,甚至是有些拍马屁。
他曾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在经过三叔的官场厚黑学的洗礼后,经过好长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