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毕竟上午去这家,晚上去那家,刘巧燕也懒得再做新的菜,年夜饭意义重大,能不倒掉还是不要倒掉。
“乐乐呀,明儿一大早我们就要回镇上去奶奶那边,那边有好几个酒席要去,估计得住几天了。”
厨房里,刘巧燕和陈言说道。
“嗯。”
这个“我们”包不包括陈言,全看他自己想法。
最开始的时候,刘巧燕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就会带着他一起返乡。
逢人问起,她就会告诉别人这是他们家的老二,热情的向他们介绍着。
陈言也会礼貌的和各种叔叔阿姨大伯小姑打招呼,带着十分标准的笑容。
一些八竿子勉强能打得着的亲戚,还会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把他当成夏安炘,他们只知道夏家有个儿子,不知道这个儿子长什么样。
夏志武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他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老大夏尚文就在老家镇上买的房,母亲也和他们住在一起。
除此之外,夏安炘还有一个姑姑,但并非亲生的,而是夏志武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捡来的。
具体是走丢了还是被丢弃了,没人说的明白,总之那天夏志武带了个女娃回来,从此夏家三兄弟就有了个妹妹。
也正因如此,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对陈言的存在都相当包容,他们对待陈言和对待夏安炘是一样的。
陈言很感激他们,也会跟着夏安炘夏璐一起喊奶奶、大伯之类的。
“我想了想,你问一问小汐那边,可以的话就明天过去一趟,拜个年。”
“要是她们讲究什么大年初一不串门,你就自己看看,后天去也行,反正咱们家是没啥规矩的。”
刘巧燕最讨厌那些东西,什么女人小孩后吃饭、不上桌吃饭,今天要待在家里,明天不能回娘家。
大活人被死规矩卡着动弹不得,这算什么?
她就一点也不在意“大年三十,各回各家”“一家人团聚”这种事情,心意在比什么都重要,难不成回家了就是孝心一片,不回家就是不守孝道?
刘巧燕就想忙活一年了能消停点,以前她不方便说话,也说不上什么话。
自从老公生意好了、成了村里人口口相传的“挣了大钱的夏老二”,很多事情大伯大嫂也都依着自家来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规矩没少守,钱包不见鼓,那样一点用都没有,也没谁会看你墨守成规。
要不是阮思思家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