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虽然此事是我识人不清,但希望大人看在老夫一心只为皇上的份上,望大人从轻发落。”
张闽之说完后就跪下磕头,很是凄惨的样子。
杨冕假模假式的说:“张老爷一心为国,本官也颇受触动。
但此事事关皇家颜面,本官也做不了主,今日只是将事情查清楚,到时还要由皇上定夺。
不过看在你如此诚心的份上,我会将你的话说与皇上听。”
张闽之松了口气,以为自己可以躲过这次罪名。
姜瑜听着杨冕刚才的话,心中暗生疑惑。他拱手道:“小生想问巡抚大人,皇上是否真的有意要重铸九鼎。”
杨冕闻言一愣,他没想到姜瑜会直接问出来,但看着对方真挚的眼神,他一时不知道该不该说实话。
而且杨冕也不想说话太重,他只希望姜瑜能够一直保持本心,不要被这些阴暗之事沾染到。
姜宁听到自己儿子这么直白的问话,被吓了一跳,居然敢议论皇上的心意。
他忙阻止说:“杨大人见怪了,这孩子就是莽撞。也是太过早熟,竟妄想现在就参与国事。
也不看看自己只是个秀才,等你过了乡试再说吧!大人千万别介意。”姜宁假意轻松的说。
心里想着这孩子就会给自己惹麻烦,回去定要好好收拾他。
杨冕笑了笑,摆了摆手,“无妨,年轻人直言不讳,本官又怎会怪罪。”
他看向姜瑜,语重心长地说:“关于重铸九鼎之事,本官也不知真假。但若真有此事,想必皇上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姜瑜点了点头,“多谢大人告知。只是小生多嘴一句,要是皇上想要大梁能够千秋万代,便更得深思熟虑。
魏征曾对唐太宗说过:国家荣华,必须俭约,以时财计。
小生自知比不得魏郑公,但也知道为官者应为皇上分忧,极言直谏,剖析得失。
所以大人若不嫌弃,定要将小的话带上。”姜瑜的话实在胆大妄为,让姜宁直接说不出话来。
张闽之在一旁心有侥幸:这下巡抚大人定要气极,这小子居然敢教皇上做事,真是不自量力!
杨冕站起身来,“姜公子言之有理,且忠心耿耿。
若是皇上知道定会深受感动,看来大梁未来定有所依仗。
侯爷真是好福气,能有姜瑜这样的儿子啊。”
姜宁不知该怎么回答,他都怀疑自己刚才听错了,自己儿子刚才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