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一片。
看这长相明显是张家人,姜瑜马上行礼:“小生拜见都督大人。”这还是他根据原主的记忆想到的。
果然张都督开口:“果真好眼力,一板一眼,真是读书人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瑜心想:“不愧是一家人,说话真直接。”
“不用多礼,你既然被忠儿带来这里,应该很得他青睐。”
姜瑜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厉害吗?难道有万人迷体质?
在他胡思乱想时,张都督又开口:“本官听闻姜公子小小年纪便心系国事,先天下之忧而忧?真是胸怀大志,只是小子可知边关战事?”
姜瑜不知道自己跟卫寒之的话为何这人知道,不过他还来不及多问,思考着这话的意思。
“应该是在嘲讽我不懂装懂吧?”
这真是气到姜瑜了,便答:“小生不敢信口开河,对于边关战事更是知之甚少。
不过小生对战争倒也有些见解。”
“那本官可要好好听听了,定能醍醐灌顶。”张都督有些阴阳怪气。
姜瑜心想,一个大官居然气度这么小,真是大开眼界。
“小生认为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如若不然,那就会变成暴力的侵略者。”
姜瑜此话非常大胆,因为他面前的可是征战四方的军队御史。
而张都督深邃的看了他一眼,随后笑了几声,“没想到你这书生还有这般见识,倒让我有些意外。”
姜瑜松了口气,还好这位都督大人没有发怒。
“不过,战争可不像你想象的那般简单。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只在一瞬间。”张都督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只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才能真正明白战争的残酷。”
“况且如今百姓安居乐业靠的便是将士们的出生入死,若没有战争,谈何和平。”
姜瑜听完后也沉默不语,他知道自己的观点有些理想化。
张都督拍了拍姜瑜的肩膀,“你有此等心怀,已实属难得。但若要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脚踏实地,多学些实际的本领。”
说完,张都督本欲转身离去。
姜瑜忙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人许是看不起小生的的纸上谈兵,但既身为大梁百姓,怎可置身事外。”
果然这句话直把张都督震慑住,他第一次正视着姜瑜,感觉似乎眼前站着的不是个书生,也不是个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