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臣之学生仅束发之年(十五岁),还在准备接下来的童试,所以并未前来。”
这话一出口,倒是让皇帝一惊,因为他原本以为这郑举人的学生怎么说都已行冠礼,应该是个秀才。
“这倒是稀奇,朕看这文章通篇老练,远不像是个少年郎所作,更别说连个童生都不是,郑举人,要知道,欺君可是大罪!”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果然此话一出,郑子显扑通一声跪下。
“请陛下明鉴,臣不敢信口雌黄,此子不仅大才,而且心中赤诚,所思所想甚至连臣也望尘莫及。”
此时姜仪才反应过来,这不是自己那侄子吗?
他也上前维护:“陛下,臣觉得郑举人所言属实,因为此子是臣的侄儿。”
他这话倒是惊起一声雷,谁不知国公府前段时间的事端,虽说老太公亲自澄清,但悠悠众口怎会平息。
“这倒是新鲜,朕还以为国公府就姜爱卿一个读书人呢!”
“回陛下,臣这侄儿乃侯爷庶子,因后宅之事所以从来不显,要不是前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臣也不会清楚我这侄儿竟有如此大才,而且他从小便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子谋,这不是跟你一样吗!”文惠帝调侃。
杨冕本来一直兴致缺缺,只等看看那折子有何特别之处,但现在他来了兴趣,到想认识一下这被“赶出去”的国公府庶子了。
此时总管太监也上前将最近国公府的事情告知皇帝。
“既然是这样,那可要好好澄清一下,莫让些闲言碎语毁了这孩子的清白。”
皇帝都发话了,那姜瑜也就不用担心以后有人用此做文章了,科举路上少了个隐患。
“老国公身体可好?”
“谢陛下关怀,父亲一切安好。”姜仪没想到新帝会主动提起,忙回道。
“老国公可是一心为国,协助太祖立下汗马功劳,如此朕便放心了。”
“瞧朕这记性,伴伴(太监总管),将这奏折拿给几位大臣查看。”
左右丞相和几位内阁大臣一一传阅,各个神色不一。
有凝重的,有狂喜的,有满面愁容的。
很快到了杨冕手中,他瞧着这字迹,看着确实稚嫩,但往下越读越惊喜,不自觉地扬起嘴角。
“子谋,你也觉得这方法可行?”
杨冕答曰:“臣是在替陛下高兴!天佑大梁!天佑陛下!此子献计应是顺应天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