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是经典的山水画,看落款是董其昌的作品,笔法还有点稚嫩,估计是他早期的山水画。
“董其昌在历史上好像也是坏人吧?”李维不由问道。
他历史学得不太好,印象中历史书是这么评价他的。
“怎么说呢!董其昌在艺术史上的争议确实很大,有人喷他私生活荒唐之类。不过,这在古代其实不算什么,哪位书画家、文学家不是风流成性的?
只是,有些人被渲染成风流倜傥,有些人则是被塑造成道德败坏、荒淫的恶棍。”楚健说道。
大家也唯有在品行上给董其昌添点堵了。
毕竟董其昌的艺术上的成就,那是公认的,没有人能质疑他的才华。
众所周知,董其昌是明朝末期的一位着名书画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是他写的字?怎么我感觉很一般呀!”李维歪着脑袋看了一会说道。
其实,高起航也想这么说,但又怕别人说他不懂欣赏,不懂艺术。
沈世杰笑道:“董其昌早期的字就是不太好看的,据说,他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于堂侄董原正之下。
你们知道原因吗?
就是因为当时松江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
他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啊!这样吗?所以,沈哥你觉得,这是他还没当官之前的作品?”
倒是可以理解了。
沈世杰点头,但目光还是看向楚健。
“首先,它的纸就不对。我说的不是装裱,这装裱是后加的,我清楚。我说的是它的画芯,画芯看着老旧,实则是现代做旧的。”楚健解释。
只不过,它做旧的手段是有点高明。
不止是这幅画,高起航的这批古字画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同一种手段做旧的。
李维心底说了声牛逼,这都能看出是做旧的,真厉害。
“其次,它的颜料也不对。从总体来看,并不明显。你们可以看这里,最艳的这一块,这绿得有点反光的,绝不是古代的颜料。”楚健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