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我发现这个小区没有停车场。”
谢阳说道:“居民的自行车可以停在院墙外面的车棚里。”
闻晴强调:“是小汽车的停车场。”
谢阳笑道:“有买得起小汽车的人吗?”
现在私人买车的几乎没有,就是公家买车也需要指标,闻晴说:“现在买不起车,以后呢?二十年后呢?”
家庭汽车是2000年后才逐渐多起来,不过想到二十年后保不准这片小区可能将进入拆迁范畴,闻晴就不吭声了。
想到拆迁,闻晴问:“这11栋房子我可以买吗?”
谢阳笑道:“闻大小姐不是已经买了一栋房子?还想买吗?”
闻晴又道:“嗯,也对,咱们西城的20亩地什么时候开发?其实我更倾向于买那边的房子。”
谢阳心中一动,说道:“20亩地也就是1.3万平方米,地块不大,只能修大约3.6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股东们要买,向外部销售的就不多了。”
闻晴说道:“我认为可以尽快启动这个项目,西城学校多,这些教授们也是高收入人群。”
谢阳说道:“咱们把股东们找来研究一下。”
于是让人通知大家下午开会。
闻晴问道:“谢总,西城项目准备修成什么样子?”
谢阳反问:“你觉得应该修成什么样子?”
闻晴建议:“这边学校多,修成小户型比较好,总价不高。”
中午在恒盛的食堂吃了午饭,闻晴没有回家,坐在办公室思考平安机械厂电动自行车如何升级,一个产品面世后,不能老是一成不变,需要进行升级换代,才能保持新鲜,不断吸引拓展市场。
她以前提供的是最基础的电动自行车,以后的升级方向有电池方面的,比如扩大电池容量,延长使用时间,或者是改善骑行舒适程度方向的,或者是提高骑行速度的,闻晴几方面都在思考。
下午2点,秘书打电话提醒她上楼开会,到了会议室,水雅、纪峰、孙正平都已经到了,她坐下不久,顾启成和谢阳也进来了。
谢阳把东城丽景二期进展给大家通报了,接着提出增加地下停车场的意见。
纪峰疑惑道:“修地下车库有必要吗?”
闻晴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咱们东城丽景一期、二期完工后一共居住1686户,如果有10%的家庭买车,也有100多辆,如果没有停车场,这些车足以把小区的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