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说道。
“为何这么说?”少年儒生放下杯子,饶有兴趣的看着来人。
“兄台眼睛一动不动盯着窗外,难道不是在寻匿朋友的踪迹吗?”
“哈哈哈,说的在理,不过我只是辗转多处,却没见到邺城这般太平盛世,所以便想多看几眼。”
“如今这世道,兄台不避世,反而多处游学,如此心胸胆略,让在下敬佩。在下河内司马懿,愿与兄台交个朋友,不知道如何称呼?”
“河内?莫非是程伯休父之后,温县的那个司马家?”
“正是。兄台对周朝之事都能信手拈来,足以证明才学显着,敢问尊姓大名。”
“不敢,在下孔明。”
听到孔明二字,司马懿差点就把酒水喷了出来,因为和他亦师亦友的胡昭,正是字孔明。
“兄台姓孔名明?”
“正是,有何不妥吗?”
“这倒没有,我只是在想孔圣之后,有哪一支在徐州定居。”司马懿思考道,同时盯着对方的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
“不敢不敢,在下虽然姓孔,却和孔圣没有任何关系。”少年儒生连连摆手,此人正是诸葛亮,只不过诸葛玄为大帅府效力已经不是秘密,所以此行路上,诸葛亮便给自己取了表字,又以表字代替真实姓名。
“世人多以攀附圣贤为傲,兄台如今学识,又有如此气度,想来他日成就,未必在孔圣之下。”司马懿说道。
“司马兄说笑了,若是这话传出,不知道要得罪多少圣贤子弟。”
“小兄弟说的极是,我身旁这位怕是被家里宠坏了。”赵咨打趣道。
司马懿嘟了嘟嘴,众人浅浅一笑,以示揭过。
接着,赵咨又问起,“小兄台此番除了游学,可有出仕的意思?”
“说的极是,我父亲正在朝中为官,若是兄台有意出仕,我愿为引荐。”如今这世道,人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也许是司马懿觉得对方有趣,所以直接就提了出来。
“学而优则仕,如今我学业未成,不敢有出仕的想法。”诸葛亮拒绝道。
司马懿琢磨着,或许对方已经有了目标,因为天子位于邺城的原因,所以孔融也在青州待不下去,也到了邺城为官。
虽说这位不承认是孔圣之后,可说不定就是旁支呢?
一些大族的规矩,就是要求族中子弟没有出人头地之前,不许以家族名讳在外招摇。
双方又经过了一番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