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陇山以西而得名,又称陇西。
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此处东接关中,北去河西走廊,西临青藏高原,南抵蜀地。
往南经松藩古道,便能到达成都平原。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本意说的正是陇西的战略地位。
从金城郡渡过黄河,沿庄浪河谷北进,经古浪河谷翻越乌鞘岭。
便可到达河西走廊的武威郡。
而在金城郡黄河段西面,就是吐谷浑的势力范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这里向西进入湟水谷地,借助一些河谷通道,能够抵达祈连山脚下。
这里有一条比较广阔的山间河谷,跨越横亘东西的祈连山脉。
河谷尽头,有一个着名的山口——扁都口。
是吐谷浑进入河西走廊的一处天然地理通道。
过了扁都口。
就到了河西走廊中段焉支山下的大草原。
这里是当下大周朝廷最为重要的军马养殖基地。
这条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去往河西走廊的一条支路。
只不过这条路需要进入青藏高原地带。
地形,气候都是不确定因素。
除了吐谷浑的商人,中原商队一般很少走这条线路。
当初。
小皇帝和众臣商议后,派出使臣与吐谷浑王交涉。
双方达成了口头上的协定,开展贸易活动。
大周也允许吐谷浑的商队借助河西走廊,前往西域。
“回陛下,前往伏俟(sì)城的商队络绎不绝……”
宇文盛当即把大周和吐谷浑商贸往来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伏俟城。
是吐谷浑王慕容夸吕于540年建立的王城。
位于青海湖西岸十三里,一处风景秀丽之所。
伏俟城东连西平(西宁)、金城(兰州),南下可达益州(成都),西通鄯善(婼羌)。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前期。
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东西交通受阻。
伏俟城就成了这条临时丝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不过。
这段临时丝路,也随着吐谷浑与中原政权之间,时好时坏的关系变化无常。
随着北齐被大周所灭,原本与齐交好的吐谷浑一下子老实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