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殿。
宇文衍临案奋笔疾书。
写的是放荡不羁的狂草。
在外行眼里,这样的书法就如鬼画符一般。
宇文衍擅长的是瘦金体,行楷次之,草书最末。
穿越后,闲来无事他就会写上几幅。
当下读书人临摹最多的是“二王”的书法。
其次是魏碑。
貌似《兰亭集序》真迹就在小皇帝手上。
不过他不是这方面专家,无法确认其真伪。
历史上,真迹自唐以后就失踪了。
野史传言李世民对其爱不释手,在他死后可能被陪葬于昭陵了。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不但行楷独步天下,草书也是一绝。
王献之独创“一笔书”,在草书上的成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了东晋的二王。
后来的唐朝还出过孙过庭,张旭,怀素三个书法大家。
都是集草书之大成者,张旭更是被称为“草圣”。
还有唐玄宗时期的颜真卿,书法也是独步天下。
所创“颜体”为后人所尊崇。
不过。
在这方时空,人们是无缘欣赏到这些书法大家的佳作了。
宇文衍很享受这种不拘一格,恣意挥洒,如野马奔腾,一气呵成的书写方式。
哪怕是狂草,看似毫无章法,却是有迹可循。
绝不是后世某协一些所谓“大家”出品的“射书”,“丑书”,“吼书”那般厚颜无耻,丢人现眼!
“陛下,最近几天的奏章取回来了!”
看到小皇帝笔锋收停,墨言出声说道。
“嗯,念来!”
宇文衍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杰作,好像有所长进。
离开书案,坐到茶台开始泡茶。
这些奏章都是政事堂处理过的,小皇帝不时会挑一些来看看。
奏章无非就三种情况:
一是报喜邀功。
二是报忧要钱。
三是请安套近乎。
当然,紧急军情除外。
当下正处于秋收时节,这些十数天前发出的奏章,大多都是汇报今年的丰收愿景。
要钱的奏章也有,无外乎就是修路,筑堤,开凿水渠,兴建围堰,打井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这些都是朝廷鼓励发展的民生工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