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兖州地势平坦,极利骑兵作战;如今曹操此举,显然深知无力阻挡突骑,故而收缩防线,固守大城,欲以城障之利,以为对抗!”
赵云微微颔首,曹操这番部署,确实是知道在野外干不过他,打算利用城障与他对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样的话,他骑兵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那么,想要打曹操,就得去攻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可以说,曹操此举牢牢抓住了地利,他若不投入数倍于曹操的兵力,根本破不了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当然,曹操此举也并非没有破绽,因为曹操总不可能一辈子躲城里吧?
粮食也不可能吃不完吧?
所以,对付曹操这种部署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曹操耗,耗到曹操粮尽兵溃。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因为赵云的对手可不止一个曹操。
只听徐庶继续道:“然,当今之势,犹战国之时,今,曹操聚兵坐守,必引外援!”
赵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之前在陕城时,他就对赵胤说过,随着天下格局越来越明朗,那么就会出现战国形态,你合纵,我连横。
远的不说,袁绍往青州北部平原郡集结兵马,就是曹操的外援。
而这,就会牵制他一大部分兵力,如此一来,还有多少兵力去与曹操慢慢耗?
所以说,想要消灭曹操绝非易事。
再看汉末历史,从诸侯伐董割据,到历史上曹丕篡汉(即公元190年~220年),其间有整整三十年时间。
也就是说,汉末诸侯打了整整三十年,都还有三个诸侯。(其实还有割据辽东的公孙政权)
可见,往后想要灭掉一方诸侯,只会越来越难。
因为其他诸侯不会坐视其灭亡,这就形成了战国特色的合纵联盟。
赵云非常认可徐庶的观点,如今曹操坐守兖州,说白了就是集中兵力,再与外援互相策应。
如此一来,只要他的兵马深入曹操的地盘,曹操就能用坚城拖住他。
而曹操的外援,就能趁机攻打他的边防线,开辟第二战场。
这样的话,不仅分化了他的兵力,还使他处于多线作战,这可是兵家大忌。
“那元直以为,我方当如何应对?”
赵云看向徐庶、郭嘉二人,这就是他将二人叫来的核心问题,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