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出了他如何治理滁州的,辛氏答案。
辛弃疾三次陈请南宋政府,全数豁免州民欠缴的租赋,他阻止青壮到山上砍树,烧制砖瓦。
同时,他贷款给流民,使其还乡安居,把中原逃难而来的民户,按照屯田的办法,分拨土地、农具、杂畜、粮种。
平时耕种,农闲时,则对壮丁加以操练,编组为民兵。
为了恢复市集繁荣,辛弃疾设法招引外商到滁州营业,并给予了免税三成的政策。商人重利闻风而来。
辛弃疾又把收来的商税继续烧造砖瓦,征雇工匠。在废墟中,建起了座座邸店和客舍,过境的客商们也有了落脚处。
仅半年时间,夏麦秋禾丰收,市区店铺林立,半年前的荒敝之气一洗而空,辛弃疾可谓是政绩斐然。”
九州一色的霜:果然,学霸干什么都能一步成功,只有我是小丑。
草莓奶糖: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是真的听到还是会觉得惊讶又感动。
唐—李白:读圣贤书,自当为民分忧。
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该如此。
秦—始皇—嬴政:好!
唐—太宗—李世民: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问这位范先生是何许人也?
明月松间照:这位范文正公来头可大了,悦悦以后有机会可以给老祖宗们讲讲。
俞悦:“这位可是北宋文人的代表人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完蛋。
二凤听完这句更爱了,武将实在太抢手的话,他能不能要个把文臣啊,实在不行就做个纯词臣也行啊。
虽然说他大唐人才济济,甚至被后人称为华夏文学巅峰时代之一,但李杜都是李隆基那小子一朝的人啊。
二凤觉得自己真是服了,为什么,为什么李隆基这种狗东西运气这么好,作为他祖宗却还要每天苦哈哈。
虽然说现在让李杜给他写文章什么的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二凤发现了,真的没有几个人能拒绝他。
但锦上添花的人谁又会嫌多呢。
愁啊,提枪上阵什么的他手拿把掐,但是搞点文学创作那就真的是强人所难了,毕竟术业有专攻。
而且退一万步讲,二凤也很馋这些人治理地方的能力啊,大唐疆域如此广阔,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要是这些人都来他的大唐,他都不敢想象他们能带给他什么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