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处理完大宋的事,来大汉。
俞悦:“故事里的辛弃疾去了,生擒了叛徒张安国,并带回上万耿京的旧部。他们一路渴不暇饮,饥不暇食,渡河南归。
至于随辛弃疾去的那五十人,我们已无从考究他们的结局了,有多少人南归了,又有多少人长眠济州了。
我总觉得,每个热血故事背后,都有着一群人的悲哀,只是那些悲哀早已随着历史洪流隐入了尘埃。
于是只留下被剥离的热血。
或许是我故事读得太多吧,连血都凉了了几分。不过没关系,我们接着讲辛幼安的热血难凉。
张安国在建康被公开处斩,大快人心。而辛弃疾则被南宋政府安排了个文职,打发到江阴去做签判。”
九州一色的霜:真的恶心人,你要有骨气点你就别接受别人的归附啊,都认你做老大了还要防备人家。
明月松间照:防备也能理解,但一刀切真的神经,哪怕等辛弃疾真的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你再如此作态呢。
刘备跟诸葛亮也大声蛐蛐:“这些赵宋天子,端的不似人君。”
诸葛亮点头:确实。
二凤在思考他把辛弃疾拐回大唐的可能性。
五十人在五万人的大军里生擒人家最高行政长官诶,这福气南宋皇帝消受不起就给他啊!
亚洲州长人才大军里再添一员猛将,听起来就很合理很帅啊!
至于这是跟刘彻在抢人,二凤一点都不care,他俩给谁都行,甚至退一步给老朱家都行,就是不能赵构。
他是什么脏东西!
哦对了,说到老朱家,二凤觉得自己得去找杜牧看看他新鲜出炉的同人文更新到哪了,怪好看的。
辛弃疾本人倒是接受良好,他会被猜忌简直就是必然,早就预料到了的事情真的发生,他甚至连惊讶都没有。
俞悦:“公元162年,赵构在做了三十五六年皇帝之后,兴许是感到厌倦了,便传位给他过继来的儿子赵昚。
这里给大家顺带着提一下,两宋的皇帝,好像生育能力都有点问题,绝嗣的皇帝着实不少。
赵昚继位以后,改变了对金军的屈服政策,硬了起来,启用了主战派的张浚为枢密使,将军务完全委托给他。
一年后,张浚用李显宗和邵宏渊为正副主帅,渡淮北伐,收复了安徽三城。
可刚有了小小的进展,李显忠和邵宏渊两人就因为犒赏不均搞起了内讧,最终被禁军大败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