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比起文人,他大概更想做一个武将,做一个收复失地的武将,舞文弄墨对她来说更像发牢骚的手段。”
俞悦这么一说,几位以赵匡胤为主的赵宋皇帝也想起来了,以前俞悦就有只言片语提到过辛弃疾。
合着这又是一个臣子能打但君王毫不理会的故事啊,再想想之前的陆游,俞悦说他和辛弃疾是同时期的人。
赵匡胤:拳头硬了。
当然,每一个拳头硬了的赵匡胤背后,都有一个瑟瑟发抖的赵光义。让我们祝福这位今天又要挨大比斗的幸运观众。
俞悦:“说起来,我有段时间特别迷辛弃疾,就翻了好多他的传记,觉得梁衡先生在《把栏杆拍遍》里,对辛弃疾的评价最恰如其分:
辛弃疾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好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边,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历史的风,飒飒的吹了千年,书页上的南宋已是一片昏黄时光,而辛弃疾在清风明月下,灯火阑珊处,却越来越清晰。
那么,人群太吵,这一次,我们去见一见青山,顺着辛弃疾的路。再走一遍十二世纪的山河。”
九州一色的霜:救命,莫名其妙有点感动是怎么回事。
西汉—霍去病:我现在就想知道这位辛稼轩到底有多能打。
草莓奶糖:呀,小霍将军出现了,你俩的名字真的好像。
霍去病一愣,对哦,后人们以前也说过弃疾似去病的,就是不知道辛弃疾的这个宋皇到底有多不如他这个汉武了。
辛弃疾苦笑一声。
俞悦:“公元1122年我,也就是北宋宣和四年,女真族卷着大兴安岭的疾风骤雪,如同猛虎出林。
在北宋的助攻下,将日暮西山的辽国吃得血肉不存。
北宋送走了年迈的孤狼,却引来了刚尝过血肉,吃得半饱的,正值壮年的猛虎。
与虎谋皮的结果可想而知。
公元1126年冬,也就是靖康元年,消化完辽国土地的金国一路狂飙南下,中原大地硝烟四起,哀鸿遍野。
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沦陷,徽钦二帝成了阶下囚。北宋亡于靖康二年,史称‘靖康之难’。
一年后,赵构带着新组成的小朝廷往东南逃跑,这也表明,他将黄河以北的土地和人民拱手让给了金国。
再两年后,金军马踏扬州,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