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们发现其中还有一些蒸汽轮机方面专家,现在我们对船舶的蒸汽轮机也开始处于验证阶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搭理萨镇冰他们,拉着吴胖子走到一边。
“这玩意这么难么,咱们照着模仿不行?”
“嗯不行,咱们对这台内燃机里面金属强度,韧性,都不知道指标,咱们即便做出来,在发动机本身的耐用性和密封性上,肯定不如人家,所以这些咱们都的经过一些实验和摸索,才能定型咱们自己的内燃机。。。。在技术方面,那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但还好,咱们现在收集了大量的特种钢材资料,而在底层科研方面,我们也做了全面启动,相信很多方面也就这几年就能得到大量的成果。”
俩人正在这边聊天呢,海面上的这艘训练舰就又开始新的测试了。
面对两公里以外的标靶开始射击,对于彪哥来说,这玩意没啥大意思,但对于那些水兵和工人来说,看的那是相当激动。
经过几轮齐射终于在移动中击中标靶,其海上的上靶率,粗算一下也就是百分之三左右。
面对这样的上靶成功率,彪哥已经无力吐槽了。
但看的萨镇冰,沈葆桢,刘冠雄那是一脸的激动。。。。
不知道这帮人又激动啥玩意。
“准。。。太准了。。。这跑打的。。。”
“是啊老萨,你看这船要在海上,估计跟一般的驱逐舰碰一下我感觉都没问题。”
三个老家伙那是谈的热火朝天,但彪哥还真不知道他们激动个毛线。
打了快二十多炮,才击中两个目标,真他娘的好意思说这玩意打的准。
他还不太好意思问,就把目光看向老张。
当然。。。对于科普来说,老张那是一把好手。
“海上打移动目标自身本身也在移动的情况下,往往很难打重,距离越远误差越大,速度越快,误差越大,因为海浪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原因,咱们就拿甲午海战来说,两方面相距都不过三公里,可是打了好几个小时,真正击中的两方船只的炮弹,也就是那么几十枚而且那时候的战争跟现在不同,现在攻击距离越来越远,误差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不少舰艇上都会有测距员来计算火炮落点。。。现在我们这艘船,已经安装了,我们自己的计算机测距仪,还有雷达锁定跟踪仪,可以实时报告敌人坐标,所以我们才能打的这么准,要不。。就咱们四十多节的这速度,别说二十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