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上面洒满了翠绿的葱花……连红烧肉都炖了两大锅子。红彤彤,颤巍巍五花猪肉块的在大号陶锅里冒着热气,一口锅的配菜是马铃薯,另一锅则是笋干--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五花肉的用量。
为了突出富足,自然不能限量供应,但是预算又是有限的。所以类似红烧肉的节约手段还有不少:狮子头里除了马蹄还掺入了剁碎的油条;炸排条和酥肉外面裹得粉要多厚有多厚,堪比鸡米花。
肉食上既然要控制成本,相对富足的水产品便被大量运用。两口大锅中按照关东煮的做法,煮着各种鱼糜制品,其中既有现代方式生产的鱼糕、竹轮,也有福建厨师做得鱼皮饺、燕饺、鱼丸等等。一口是传统的清汤口味,另一种则是咖喱风味。
重头戏是在新鲜海味上。本时空因为没有冷链物流,离水即死的海产品很难被及时运到市场上。即使是广州这样的沿海城市也很少能有新鲜的海味可以吃,大多是采用晾干、腌制方法加工之后才上市。即使是大户人家也绝少能吃到新鲜海味烹制的菜肴。
从香港运来的海获亦用各种方式烹调,鱼蟹虾贝,或椒盐、或油煎或清蒸或烧烤焖烧清煮,花样百出,竭尽各种烹调手法和调味,连咖喱、沙爹之类的异国风味的调味也有。一摆出来便让见多识广的大户叹为观止。
他们中有经常出入紫明楼的,也不是没有见识过澳洲人烹调新鲜海货的本事,但是这么多品种,这么多的烹调方式集中在一起,十多口大锅和烤盘摆满了长桌,散发出各种香味,让人一靠近便忍不住食指大动。
“张小哥,此物倒是难得的妙品。”高举有些要和他拉上关系,故意在取菜的时候和他攀谈。
别看张毓看了许多“澳书”“澳刊”,但是涉及到澳洲人的事,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就说这自助餐,他也是头一回吃。能不露怯全靠过去看到的一鳞半爪的文章。
这会他站在餐桌前已是有些头晕,犯上了选择困难症。眼前的各种菜式,太多他不认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