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五日的辍朝,早朝在太极宫太极殿举行。
李瑛身穿一袭玄黄色龙袍,头戴衮冕,正襟端坐龙椅之上扫视脚下的文武群臣。
这还是李瑛入主长安之后,第一次在太极殿举行早朝,两百多名身身穿各色官袍的文武官员俱都面容严肃,身板站的笔直。
这是张九龄去世之后的第一个早朝,话题注定绕不开张九龄,首先由礼部尚书东方睿站出来宣读了一些纪念其功勋的悼词,随后早朝正式开始。
“文献公不幸病亡,实乃我大唐之损失。然天下未平,朕与诸位爱卿也不能沉浸于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如今中书令虚位以待,不可无主,朕决定自即日起由户部尚书裴宽接任中书令一职,这也是文献公对朕的临终谏言。”
李瑛也不拐弯抹角,甚至不用征求文武百官的意思,直接了当的宣布提拔裴宽接任中书令职位。
裴宽心神一荡,心中既惊又喜,急忙捧着笏板出列,跪地谢恩。
“承蒙陛下信任,文献公举荐,臣愿为大唐呕心沥血,庶竭驽钝!”
这个结果让满朝文武有点意外,大部分人都以为颜杲卿会顺利的替补,接替张九龄的首相之位,没想到圣人选择了裴宽。
至于是不是张九龄的遗言,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圣人不想提拔裴宽,就算张九龄说什么都没用,说到底还是圣人觉得裴宽能够担当此任。
裴宽调任中书令,那么户部就缺少了主官,必须有人补上。
李瑛扫了脚下百官一眼,最终落在了少府监刘君雅的身上。
此人掌管少府监七八年,一直与财政打交道,而且属于自己的太子党嫡系,现在有坑位了,也该让他上升一步了。
“自即日起,原少府监刘君雅调任户部尚书,望你兢兢业业,勿负朕望!”
四十六岁的刘君雅喜出望外,急忙出列跪拜谢恩:“多谢圣人提携,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一来,中书令有了,户部尚书也有了,但负责铸造金银铜钱的少府监又缺了主官,还得继续进行任命。
李瑛目光转动,最终落在了荣王李琬的头上。
目前三郎李亨担任大理卿,四郎李琰担任太常卿,五郎李瑶担任国子祭酒,二十三郎李瑝担任卫尉少卿,也该给素有声望的李琬安排一个正式的差事了。
让他去掌管大理寺,他觉得杀人血腥,那就去与黄金白银打交道吧,当哥哥的也就只能帮你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