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张九龄的话,李瑛安抚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病这种事强求不来。张相只需宽心,好生养病,定能好转。”
张九龄凄然一笑:“病来如山倒,我大年三十还小酌了半斤白酒,谁知道初一就浑身无力,头脑昏沉,大概是寿限将至。”
站在旁边的张济插话道:“自从六叔阵亡之后,家父便伤心不已,夜间睡眠不佳,白天食欲不振,积劳成疾,以至如此!”
李瑛在床榻边上坐了,拍着张九龄的手背道:“张相啊,人都有一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令弟为国捐躯,大唐朝廷将会铭记他的功劳,你也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切勿过度悲伤。”
张九龄感慨道:“臣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六郎之死固然让我悲伤,但此番病情绝非悲伤所至,怕是大限之期已到……”
见张九龄说的动情,李瑛不禁有些感触。
或许就像张九龄说的那样,他的寿命可能真的走到了尽头,自己的穿越也只是让他延长了一年的生命而已。
张九龄用苍老发烫的手掌握着李瑛的手,诚挚的道:“陛下能来探视老臣,我张九龄死亦瞑目,只是临死之前有些肺腑之言想要告知于陛下……”
李瑛难过的道:“朕来晚了,朕本以为爱卿只是感染了风寒,没想到你竟然病的如此厉害,朕早就应该来看你。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朕只要能满足你,定然答应!”
“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用贤能,平定叛乱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老臣以为陛下要想成为比肩太宗的明君,尚需要提拔一位甚至多位贤相。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陛下固然英明神武,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能够选拔三五良相,当可使得圣人对国家的治理如同猛虎添翼,事半功倍。”
张九龄握着李瑛的手掌,发自肺腑的说道,“譬如太宗手下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贤相,先帝手下有姚崇、宋璟。
陛下要想成为千古一帝,也应该提拔重用一位有能力、有德操、有格局的宰相担任左膀右臂,方能重兴大唐,再现盛世。”
李瑛有些遗憾的道:“张相便是这样的贤相啊,朕盼望着你能早日病愈,下床辅佐朕中兴大唐,创造盛世。”
“呵呵……”
张九龄发出一声爽朗的笑声,“陛下能如此夸赞老臣,张九龄心中感激不已。
只不过臣人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