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层皮不是?”
韦芝提醒道:“嫂嫂,小弟得提醒你一句,韦陟虽然跟咱们一家,但他为了争夺正房,一直藏着自己的小心思,千万别太相信他,免得将来被反咬一口!”
京兆韦氏有五房上房,近百年来一直以韦陟所在的这一房为主。
韦陟的高祖父韦孝宽曾经在隋朝担任过太傅、尚书令,官拜宰相。
而韦陟的父亲韦安石更是在武则天、李显、李旦三个时期担任过宰相,先后官拜刑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职位,因为力保李隆基反对太平公主而遭到打压,被贬出长安前往蒲州担任刺史,死于任上。
李隆基感念韦安石的旧情,提拔不到四旬的韦陟担任京兆少尹,成为了大唐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在李瑛尚未崛起的时候,韦陟接受好友刘君雅的拉拢,成功的站队李瑛,并在李瑛入主长安后更进一步,登上了“京兆尹”的职位。
京兆尹在改革之前就是正三品,掌管京兆府的一切事宜,地位不在六部尚书之下,因此韦陟再度成为了“京兆韦氏”的领袖。
但随着李瑛发动“弘武改革”,原先只是长安令的韦坚迅速崛起,在水利方面建立了巨大功勋,先是成功的修建了黄河大堤,杜绝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又在关中、河东等地风风火火的修建水库,获得了朝野一片称赞。
靠着兴修水利的功劳,韦坚的代理工部尚书迅速转正,成为了六部尚书之一,出现了与韦陟并驾齐驱的势头,被世人称为“韦氏双杰”。
去年六月份,韦熏儿成功嫁入东宫,成为大唐太子妃,终于使得韦坚压过了韦陟,让他们这一房成为了京兆韦氏的领袖。
长安城内的许多官员像是闻着腥味的苍蝇,或明或暗的依附于韦坚,韦陟也处处谦让,一副唯韦坚马首是瞻的姿态。
但在韦坚兄弟的心里明白,韦陟这只是表面上的屈服而已,在他的内心未必真正的让出韦氏正房的地位。
刘夫人闻言为之变色:“啊……不会吧?总归是一家人,韦陟总不能去帮东方睿吧?”
韦芝啃着鸡爪子嘀咕道:“难说!”
韦坚呷了一口酒,叹息道:“好了,都别乱猜了,韦陟心里怎么想与我们无关。非常时期,尽量低调,千万不要再树敌!”
“大兄,总不能就这样咽下这口气吧?”
韦芝郁闷的把手里的鸡爪连皮带骨头都吞了下去。
韦坚叹息道:“你们可能不知道,熏儿被废的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