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朕以为应当免去杨洄的宰相职位,以平息全国朝野之间的愤怒……”
满朝文武被杨洄压在头上,早就心怀不满。
再加上李隆基说的也是事实,由于长安朝廷把《唐与吐蕃盟约》拓印了上万份张贴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朝野间的强烈不满,杨洄与李林甫被人唾骂成“卖国贼”“千古罪人”。
这导致洛阳朝廷的征兵数量大受影响,甚至有许多新兵纷纷逃亡,要不是因为黄河防汛让洛阳朝廷喘了一口气,只怕现在已经崩盘!
现在李隆基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罢免杨洄的尚书令,满朝文武自然纷纷赞成。
“陛下所言极是,杨洄与吐蕃签订的盟约确实有卖国之嫌,引起了全国各地百姓的强烈不满,罢免他的尚书令平息众怒确实是明智之举!”
李隆基也知道杨洄是武灵筠的主心骨,又安抚坐在身边的武氏道:“皇后放心,朕也知道杨洄是为了完成朝廷托付的重任,说服吐蕃出兵,被迫之下才签订了盟约。
故此,朕认为仅罢免他的尚书令职位足矣,以平息全国百姓对洛阳朝廷的不满。
至于他的雍王依旧保留,以安吐蕃赞普之心,毕竟在咱们还要借助吐蕃的力量。”
形势摆在眼前,满朝文武都支持罢免杨洄的尚书令,武灵筠也不敢犯了众怒,能够保留杨洄的王爵也算有个交代,只能颔首同意。
“陛下所言就是,此事就依陛下!”
武灵筠莞尔一笑,温顺的答应了下来。
紧接着,李隆基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即刻传诏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