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的。
例如,不要随意东张西望,也不要交头接耳。
咱们大明朝廷虽然不像宋朝那样有着长长的官翅帽,但身为官员,起码的威仪还是要有的。
你们都是天子的门生,早已被列为朝廷经制的预备武官,出来就可以是把总、守备一级。
这些礼节性的知识都需要掌握。
否则,一旦外出,失去了威仪,丢的可不仅是你们自己的脸,更是当今圣上的颜面啊!
本伯爵也是军事学院的学生,这么说来,咱们应该算是同窗了吧。
我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你们可都要仔细听好,记在心里。”
孙可望第一个回答道:“是是是,延平伯说的是。
延平伯乃天潢贵胄,我等都是从那僻远地方过来的,粗鄙没有见识,见了延平伯已经是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
不想今日有得见圣颜的机会,一切还要延平伯多多提携才是。
要是等会见了圣颜,有什么出丑卖乖的地方,还要延平伯多多帮忙圆场才是。”
他高高的个子硬生生地弯成了一座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对着郑成功恭维道。
孙可望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经历过很多事情,也学会了不少场面话。
然而,这次面见皇帝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觐见,没想到竟然出现了差错,而出来接待他们的居然是皇帝唯一的义子延平伯郑成功。
这让他这个见识有限的人感到十分困惑,实在猜不透崇祯皇帝为何要接见他们四个人。
在孙可望的心里,皇帝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觉得皇帝应该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处理国家大事,享受着美酒佳肴,吃着珍贵的食物,就像神仙一样遥不可及。
他实在无法想象皇帝会有时间亲自召见他们这几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
“好说好说。到时候,进了军机处,一切看本伯爵眼色行事。”
郑成功毕竟还是个孩子,听到别人的几句奉承话,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
他总是愿意承担起别人的责任,哪怕这些事情与他无关。
就在孙可望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一个手持拂尘的小太监从养心殿的门口缓缓走来,迈着四方步,显得悠然自得。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傲慢,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他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