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捆绑是不对的。所有人都想把她捆绑在一个宏大的背景板上,可是她的生命,她真正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她挣脱捆绑的那个瞬间。
电视里的声音还在继续,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罗列着她的履历。
“‘6·15039;恐袭事件发生后,她深入前线进行现场的连线报道。
次年3月初,向再赴,成为第一位进入腹地琉斯亚蒂古城的华籍女记者。
年8月和12月,两度前往E国采访,成为三进腹地的华籍女记者。
2015年非格地区战争爆发,军队轰炸地区中心城市卡迪时,她在卡迪市区进行现场报道。
2月初她重返卡迪,但在当地采访时受到恐怖组织的暴力攻击,身体多处受伤而被谴返,3月中旬,领导人亲自向她表示慰问。
在她调职之后,供职于原属通讯社,在今年7月,格非地区爆发战争之后,她时隔四年,再次奔赴前线,在7月5日夜的连续轰炸中与摄影师等四人一同失联,次日确定为遇难,遗体现已由驻非格地区大使馆护送至我国首都机场……”
每一个地名,每一次事件,都像一枚图钉,把一个扁平的、纸做的向莺语钉在了公众的墙壁上。一个英雄的剪影,仅此而已。
一生又这样简简单单地被概括,她的人生还有更有趣的东西没有去告诉世人。
“向莺语曾在她的毕业论文中写到:‘报人是人类的,是让人类了解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黑暗,并仍心怀向往的一种职业’,她身处当下的使命感和坚韧卓绝的信念、她自身的才能和光芒、她热血激荡、短暂却辉煌的一生,都值得被人铭记……”
那个独一无二的她就这样被脸谱化了,成为了一个面目一新的丰碑,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记住她奇怪的名字,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