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高朗立马满脸乐呵呵的,如果是一些杨乾经常碰面的官员,瞬间就会大骂杨乾老六。
须知言多必失,伴君如伴虎,武安侯虽然只是侯,但权势,早已凌驾诸侯之上,谁敢在他面前胡言乱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船舱后,杨乾立马就拨打了电话。
百无聊赖的明知,此时无聊的坐在军营里面,摆弄着毛笔。
自从他来了兴国后,屡战屡胜,可谓打的正酣畅淋漓,可惜,打起来的战斗真的不多,大部分只称之为围猎。
还好,侯爷的任务下来了,让他招募越国人进行丛林战的训练,同时还负责闽越人和瓯越人的迁徙问题。
不然,他早疯了。
当这一天接到杨乾信息的时候,明知大喜,立马率领六万大军整装待发,就等海军前来接人。
而武昌,潭城,洪城则选出三支大军,开始操演丛林战的经验,并少量收编嘴巴尝到甜头的兴国士兵以及越人。
反正每天给他们洗脑,不得不不说,光是洗脑并没有什么用,但真的好处拿到手中后,这些兴国人和越国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心向大夏。
没办法,兴国是传统诸侯国治国模式,百姓赋税高不说,还要被贵族剥削,这种剥削是真的把人往死里用。
每当农闲的时候,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却下发通知,徭役来了。
这让兴国的很多百姓,又要种地,又要打仗,还要徭役,最关键是,这么累的情况下,一个操作不好,可能还吃不饱,甚至家人还会被饿死。
这换了谁,谁肯啊。
可夏国一来,局面完全不一样了。
杨乾大力提拔寒门子弟,设立学宫,还直接把徭役给取消了,大量的机械运送进来,让兴国人集体懵逼。
卧槽,种地有这么简单嘛?
有时候不是政策好,而是全靠同行衬托!有了兴国的珠玉在前,兴国人和越人自然对杨乾感恩戴德。
南方这边其实还是蛮尴尬的,气候真的非常适合作物,可惜没有大平原。
大量的百姓有了土地后,开始勤勤恳恳耕作,按照夏国传授过来的种植经验和机械,一个季度下来,粮食就多了不少,一年下来,哪怕懒惰一些的人家吃饱没问题。
勤快的人家,直接爆仓,特别是家中土地较多的人家。
各种实惠轮番砸下来,兴国百姓不说全部,至少有三成人觉得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