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亦是大罪!”朱元璋沉声道。
\n
“商籍不过是民间统称,並没有明文规定,我这样做也只过是將他们异地寄籍或者附籍而已,何来变换户籍的罪?”欧阳伦从容道。
\n
异地寄籍、附籍?!!
\n
异地寄籍和附籍都是一种改变户籍的手段,专门为处理流民、商籍、无籍者等问题。
\n
(元明之间,明代的户籍制度承袭了元代的诸色户计和合户制度,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户籍管理体系。
\n
明初时期,对元代的户籍进行了裁汰和改革,將儒、医、站等户的民籍化,並逐渐將诸色户计演变为军、民、匠、灶四籍的户籍体制。
\n
明代中央政府在附籍寄籍政策上存在反覆性。附籍寄籍政策的推行和反悔背离了明代中央政府的整体政策思路。这种反覆性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中央政府內部分歧。
\n
附籍寄籍政策的实施存在地区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可以附籍,而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强制附籍的现象。
\n
从流民、商籍的角度出发,流民、商籍附籍夹杂著个人的主观诉求,附籍当地成为国家的编户之民,才能保障已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也只有成为编民,获得户籍,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n
“另外我记得不错的话,《大明律》也只规定『娼、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並未说商人子孙不得参加科举,可见这是前朝陋习,我只不过是拨乱反正,给商人子弟中那些有才有志之士提供一个机会而已!!”
\n
欧阳伦淡定自若道。
\n
霍!
\n
感情你做的还是正確且正义的事情喏。
\n
朕是不是还得谢谢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