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轻微的碰撞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快快快!抓紧时间换衣服!外面催场了!”负责统筹的学姐拍着手喊。
换上舞裙的感觉和礼堂截然不同。
丝绸的凉意贴着皮肤,裙摆的垂坠感让每一步都带着不自觉的韵律。
江见夏对着集装箱壁上挂着的一面小镜子整理臂弯间的披帛,镜子里映出她身后同样在整理石榴红舞裙的程橙,两人相视一笑,眼神里都带着点小兴奋和小紧张。
再次踏上舞台,脚下不再是礼堂硬邦邦的木板,而是铺着厚厚红毯的钢架结构,微微带着弹性。
晚风毫无遮拦地吹拂过来,撩起轻薄披帛的一角,带来远处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也吹散了后台的闷热。
巨大的射灯光束不再是封闭空间里的聚焦,而是投向广阔夜空的几道明亮光柱,将舞台笼罩在一片朦胧而神圣的光晕里,像大漠落日熔金时弥漫的烟霞。
“《丝路花雨》准备——灯光给轮廓!追光跟领舞!”刘师傅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在开阔的操场上显得更洪亮。
悠扬的敦煌古乐响起,带着电子合成器特有的空灵,却奇异地融入了晚风和草叶的沙沙声中。
江见夏深吸一口气,舒展手臂,指尖延伸。湖蓝色的衣袖滑落,露出莹白的小臂。光束温顺地追随着她的动作,不再是精准的切割,而是温柔的包裹。
她旋身,杏黄色的长裙和胭脂红的披帛在晚风中铺展开来,如同夜色里盛放的莲花,琉璃珠和铃铛发出清泉般的细碎声响。
排练异常顺利。
或许是露天舞台的开阔驱散了紧张,或许是晚风带来了灵感,十五个身着华服的少女在光束与夜色的交融中翩然起舞,动作流畅得像是演练过千百遍。苏婉紧绷的小脸上终于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结束时,台下零星响起掌声——是几个还没轮到排练、坐在草坪上观看的同学自发的,掌声不大,在晚风里显得很温柔。
江见夏微微喘着气,和伙伴们一起谢幕,走下舞台台阶时,脚步都带着轻盈的韵律感。
草坪上的人似乎更多了些。灯光边缘的暗影里,蓝白色的身影或坐或卧,像散落的星辰。周嘉阳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保温杯充当话筒,正站在一小圈人中间,模仿教导主任背着手训话的腔调:“啊!这个……热裂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六十周年华诞暨五四青年文艺汇演!啊!这个……节目要精彩!纪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