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师傅惊讶道,“这……真的好吗。论起手艺她的确厉害,论起大义她是够格,作为商人,能够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是比一般的男子厉害。可是如今俞姑娘不过二十有四,坐在我们头上,我这老脸啊,有些膈应啊……”
赵师傅摇头道,“江师傅你这样想就错了,赵大人推荐俞姑娘不一定是为了打压我们当时的举动,除了有能力以外,还有一层关系。”
“什么?”
赵师傅喝口茶道,“赵大人是为了进内阁才来了这里,他一手推崇一名大夫一名手艺人,这在他的功绩上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先不说大夫,历朝历代就有。就说咱们手艺人,前朝肃宗就说过,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手艺应该得到发扬和传承,不应该被埋没,这是咱们大庭建朝几百年的文治。所以我觉得,赵大人应该是想在文治上下点功夫,他推崇的不是俞姑娘,而是属于他的文治。”
江师傅一拍手掌,“你说得有道理,我都忘了这茬了。”
“当然,除了这些,我想赵大人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们是和离的夫妻。”赵师傅往后仰躺着道。
江师傅当然知道,俞画棠和这位赵大人以前的事。
不过照他看来,赵大人一副冷冷清清公事公办的样子,也不像是要再续前缘。俞姑娘看着也不像是要跟赵大人回去的样,不然也不会独立出来开商铺了,毕竟士农工商,一般的簪缨世家是不会接受商家女子的,何况俞姑娘还要跟一堆男子在一起,甚至还有一堆的男学徒。
但赵师傅说,除了公义以外还有私情,所以赵大人这是对俞姑娘余情未了?
这时赵师傅说,“好了江师傅,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俞姑娘于公于私也担得起这首席称号,我也不愿意去争了。赵大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公事上我们不行,私人上我们也比不过俞姑娘,不管赵大人是否还对俞姑娘有情,这都不会妨碍她成为首席。我也不愿意与官府争个这些。”
既然赵师傅都这般说了,他还有好去争的,只是一群几十岁的人头上坐着一个姑娘,哎,这老脸哟……
五日后,俞画棠接到了新一任花灯首席行会的请帖,她被推崇为首席。
第一个签名推荐是赵师傅,随后是江师傅,到了最后她还看见了周祥的名字。
到这里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能当上首席,得亏赵琰的字。
赵琰的字代表着府衙的态度,她和罗大夫不仅有府衙亲自承认的功劳,还有在地界石碑上刻着的名字,无论过了多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