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于心。
窗外,月光如练,洒满庭院。
第二天一早,皇上最后一次上朝,处理完朝政后,宣布将亲自南下救灾,朝中事务由荣亲王监国。
圣旨一出,群臣哗然,纷纷阻拦。
太尉颤声叩首:“江南疫疠横行,江河倒灌,龙体安危系于社稷,岂可轻涉险地?”
礼部尚书亦伏地泣谏:“天子守国门,安能远巡?若陛下有失,天下何依?”
殿中群臣俯首如浪,声浪翻涌,唯殿角一道身影巍然不动——那是御前侍卫统领萧寒,他手按刀柄,目光沉如古井。
皇上却已起身,玄色龙袍拂过玉阶,声音清冷如月下松风:“朕在宫中批阅奏折,说百姓啃树皮、易子而食。朕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若朕再坐视不管,岂配称天下之父?”
话音刚落,殿外忽有晨光破云,一道金辉直落丹墀,映得圣旨上的朱批如血燃起。
风起时,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天地应和。
群臣默然,唯有荣亲王缓缓起身,解下腰间佩玉,恭恭敬敬置于监国印匣之上:“臣,必守江山如守孤城。”
“有贤侄在,朕可无忧。”皇上欣慰不已,沉声说道:“退朝!”
当日午后,骄阳似火,炽烈的光芒倾泻在皇城青石铺就的长街上,仿佛为大地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箔。
一驾素色辇车自宣阳门悄然驶出,车体未施彩绘,亦无金饰,仅以素绢为帷,简朴至极。
车前悬一盏宫灯,灯纱微泛旧黄,上以朱砂楷书“亲民”二字,笔力沉稳,字字如心。
那灯在烈日下竟不显突兀,反倒如一抹静影,映照出帝王深藏于简朴背后的赤诚。
萧寒身着粗布短褐,头戴斗笠,肩挽缰绳,神情淡然,仿佛只是寻常车夫。
然而他目光如鹰,扫视四方,每一步都暗合节奏,既护辇前行,亦警觉着周遭风云。
辇内,帝后并肩而坐,不着龙袍凤冠,只穿素色常服。
“玉儿,如此低调,可是委屈了?”皇上凝视着眼前女子,眸光温柔如水,语气似风拂柳絮,“玉儿若有一丝悔意,尽可开口,朕随时为你翻转乾坤。”
黛玉轻轻摇头,指尖微微颤动,似有千言万语藏于心底。
她抬眸望向皇上,眼中泛起一层薄薄水雾,如晨露凝于花瓣,晶莹却不肯坠落。
“不,”她声音轻柔却坚定,仿佛春风中摇曳却不折的竹枝,“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