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她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主动替贾宝玉写诗一首。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此诗被元妃评为前三首之冠,并改“浣葛山庄”为“稻香村”。
黛玉的笔触如行云流水一般,才情在这一刻尽显无疑。
然而,这种行为虽然充分显示了她的才华以及对贾宝玉的深切关心,但在旁人看来,却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似乎忽略了贾元春才是今晚的主角。
而宝钗则不同,她向来处事稳重,心思缜密。
在她看来,尊重宝玉的意见才是关键。
所以,她选择了建议宝玉修改诗句,而不是越俎代庖。
她的这种低调而智慧的表现,恰到好处地契合了贾元春的期望,让她不禁为之赞叹。
省亲当晚的一切,贾元春都看在眼里,心中自有一番衡量,再考虑到自己母亲的态度。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支持金玉良缘,也就是支持宝玉与宝钗的婚姻。
只不过,娘娘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巧妙地从对众人的端午节赐礼中明确体现了出来。
端午节赐礼,宝玉和宝钗收到的礼物完全相同,都是极为珍贵之物。
包括上等宫扇两柄,扇骨细腻,扇面绘制着精美的图案,每一柄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
红麝香珠二串,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圆润晶莹,煞是好看。
凤尾罗二端,那华丽的布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尽显尊贵。
还有芙蓉簟一领,质地柔软,做工精细。
这些礼物无不彰显着贾元春对宝玉和宝钗的看重。
而林黛玉和其他三位姑娘(探春、迎春、惜春)收到的礼物则相对较少,只有上等宫扇两柄和红麝香珠二串,共两样礼物。
当礼物被一一送到众人手中时,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面对巨大的差距,众人都开始了沉思,就连老太君,也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只有王夫人,暗自得意。
关键时候,还得指望自己亲生的。
听到元妃赏赐的礼物后,黛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最终紧紧抿在了一起。
那一刻,她的心中仿佛被无数细密的针深深刺入,痛意蔓延至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