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养鸡,但是被圈在了院子的另外一边,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家人是利落人家。
等他们仨把东西放下,长安在一帮一旁抱起了小表妹,长民则抱起了另外一个表弟。都是两三岁的年纪,也不认生。
长安拿出一块糖,劈成两块,俩小孩一人半块,说不能咽下去,都乖乖的含着。
这次来给每家都带了礼物,但是孩子太多了,也带不过来,就带了糖。其他的主要是给舅姥爷带的,反正每家都没有分家都能用上。
这次给三舅姥爷带了红布,小表叔等过完麦秋之后要结婚了,他在镇上的林场工作。
这位知青的身世可谓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原本温馨而幸福的家庭,在母亲离世后发生了改变。父亲再婚后,生活变得压抑且艰难。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毅然选择了与同学们一同下乡插队。由于下乡时间较早,幸运的被分配到了京郊地区。
但是原本以为志同道合的同学,彼此之间有默契,谁知道没两年人家回城了,原来是想走仕途,镀个金。觉得下乡孤单,糊弄了几个同学一起去。
小表叔则是默默守护的形象,一眼就看上了人家,但是旁边有斯文的同学做对比,他也不敢和人家交谈,怕打扰了对方。
直到那位男知青回城,他才隔三差五帮人家干活,还送大白面馒头,是三舅姥爷做的正宗的大白面馒头。
最后,俩人在一起了。
和热情开朗的表叔比起来,未来表婶则性格内敛,坚韧不拔。
看着怀里的小孩吃完了糖,长安颠了颠怀里面的表妹,和姥说了一声,俩人就抱着孩子往其他舅姥爷家里面走去。
怀里的小孩被抱着一点都不哭闹,只会回味嘴里面的甜味。
很快就集结了一大群的表兄弟妹,要不是一会要去吃饭,当下就能在长民的撺掇下去山上玩。
现下有俩表弟去找大人回来,大部队则是被长民带着去找姥姥要糖。
终于,
吃完饭就可以上山去了。
去的是座矮山的,深山老林的大人们不让去。
山顶曾经有一座道观,但自从建国以后,这里就不再有道士。原来的建筑逐渐破败,后来被附近的村民们修缮过一番。这些村民们偶尔会来这里拜拜,希望能得到一些庇佑。
在破除迷信的思潮兴起之后,这座道馆最终被废弃,无人问津。但是上山砍柴的主路还是这条路,路两边的果树荆棘上的果实熟了的都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