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切安排井井有条,彰显了朝廷对此次科举的空前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在运河上运送学子的正是声名远播的隆庆商行。
这家背靠皇室的大型商行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遍布运河上下的商业巨擘,几乎垄断了大汉的水路运输。
但凡需要水路运输的货物,几乎无一例外地要与"隆庆"二字打交道,其规模之庞大,势力之强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从大汉东部前往长安,无论选择州道陆路还是运河水路,耗时大致相当,各有千秋。
而从西部地区前往长安,则以水路更为便捷高效,成为商旅首选。
如今西域与大汉之间的商贸往来,大多沿着河西走廊穿越凉州州道,再从陇西改乘水路,顺着渭水一路东下,既省时又省力。
这一日。
长安城外的渭水码头上,一位身着朴素文衫的瘦削青年凝望北方水面,双目如炬,静候师长归来的身影,仿佛一尊等待命运降临的雕像。
阳光在青年略显黝黑的皮肤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那双明亮如星的眼睛中蕴含着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沉稳,宛如深潭之水,平静而深不可测。
码头喧嚣如沸,挑夫吆喝、商贾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与青年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
纷扰的人世百态在这位青年眼前上演,却未能在他平静如水的面容上激起半点涟漪,似乎世间万物的嘈杂与混乱早已被他看透,不值一提。
也许正是出身微贱的际遇,让他过早地领悟了生活的艰辛与人世的冷暖,将那份不平与怨愤化作内敛的力量,藏于心底深处,不轻易示人。
码头上的挑夫们虽然粗鄙不羁,却仍保持着市井人特有的敏锐直觉,有意无意地与这位着装朴素却气质非凡的青年保持着安全距离。
那件看似普通的学子长袍在他们眼中宛如龙袍凤服,蕴含着不可触碰的神秘力量,因为谁不知道,当今盛世,学子聚京师,陛下将从中选拔栋梁之才,谁敢怠慢?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陛下废除了千年门阀世袭的陈规陋习,开创了只问才学不问出身的科举取士之道,一朝金榜题名,便是鲤鱼跃龙门,飞黄腾达。
这些粗衣挑夫心中暗自嘀咕:眼前这位看似平常的书生,兴许明日就会身着官服,掌握生杀予夺之权,此刻若有冒犯,他日恐难脱身,不如远远避开为妙。
青年与码头众人各自安好,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