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隐居在建章宫中似乎有些委屈了您的才华与经验。"刘旦试探性地提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如您重返宣室殿坐镇,继续为朝政把关?"
"毕竟之前也是儿臣在前台执政,您在幕后掌舵,如今儿臣正式登基,又有何不可延续此等完美配合呢?"
刘旦之所以屡次提出此议,自有其深意所在——刘彻虽然退居建章宫,表面上放下了权柄,但在近期的诸多大事上,如迁徙诸侯王、处理老臣退休等棘手问题上,太上皇的高明手段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刘每次出手,总是四两拨千斤,轻松写意间就能化解看似无解的困局,这种政治智慧与经验之丰富,令刘旦深感钦佩与向往。
拥有这样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幕僚团队",刘旦自然心驰神往,巴不得将这位权谋大师重新请回决策中枢。
只可惜刘彻每次都婉言谢绝,总是以"身体衰老"、"精力不济"为由推辞,声称自己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享受一下久违的休闲与自由。
这几个月来,刘彻确实过得逍遥自在,再也不用为国事焦头烂额,不必起早贪黑地批阅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闲适的生活节奏令人神往。
他终于可以尽情享受奢华的宫廷生活,不受任何约束,更无需向任何人负责,这种畅快淋漓的体验令人沉醉。
若是刘彻确如自己所言时日无多,晚年能够放下重担,肆意享乐一番倒也无可厚非,聊以慰籍平生。
然而刘彻身强体壮、活力四射,根本不见半点将老将衰的迹象,如此放浪形骸下去,恐怕连他自己也会感到无聊乏味。
"唔,回宣室殿主政这事嘛......"刘彻双手交握于袖中,做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轻声回应道,"容朕再仔细考虑一番。"
当初刘彻之所以急于退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确信自己时日无多,想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中尽情享受那些作为皇帝时无法体验的简单乐趣。
然而事实证明,他错得离谱!
退休后的刘彻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但没有任何衰老迹象,反而因为卸下重担而精力更加充沛,身体状况比在位时还要好上几分!
远离朝政纷争的刘彻,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每一天的行程——上午策马扬鞭,纵情于上林苑的广袤绿野;下午欣赏歌舞表演,享受艺术带来的视听盛宴;夜晚则召集美貌妃子,共享云雨之欢。
这种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