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也不会给人以不愿侍奉新君的不敬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妙的是,桑弘羊在奏疏中还特意强调'乃臣之罪',这一笔带过,便杜绝了世人可能产生的'陛下刻薄排挤老臣'的恶劣揣测。"
说到最后几句时,霍光的声音愈发低沉,几乎细若蚊呐,但霍去病还是捕捉到了每一个字眼。
听完弟弟的分析,霍去病的脸色几度变换,如同秋日的云层,复杂难测。
经过弟弟的点拨,一些先前被他忽略的细节与线索渐渐连接成形,展现出一幅清晰的政治图景。
恍然间,他又想起另一个相似的往事,欲言又止地看向霍光,眼中闪烁着询问的光芒。
"是的,我正是因此而称赞桑弘羊的老谋深算。"霍光仿佛能读懂兄长的心思,不等霍去病开口便先一步回应。
"当初陛下甫一登基,我们的大将军舅舅卫青和车骑将军李广便联袂上书,请求致仕退隐。"
"呵!时机之拙劣,简直令人瞠目,新皇刚刚登基,两位重臣便迫不及待地要撂挑子走人,这不是将陛下置于何地?"
"这种行为无异于向天下昭告:他们不满新皇,宁愿追随先帝而去,岂不是有意为难陛下?"
"反观桑弘羊的精妙之处,他不仅耐心等到了几个月后局势稳定之际,还精心设计了一场'重病'的戏码,并在奏疏中诚恳请罪,将陛下完全摘出干系。"
"他既完成了陛下心中的期望,又不让陛下陷入为难境地,如此体贴入微,陛下岂能不感念于心?"
"陛下那句'大汉不能没有桑爱卿'的肺腑之言,便是对桑弘羊识时务举动的最好回报!"
"兄长静候便是,桑弘羊必将以无上荣光致仕,而且这份巧妙的政治智慧,日后必将惠及他的子孙后代!"霍光斩钉截铁地预言道。
霍光越说越有信心,他终于明白了那日桑弘羊主动点拨他们的深意所在。
那位老狐狸是在为自己的后辈精心编织一张关系网,提前结下善缘啊!
桑弘羊的点拨之恩,他们这群辅政大臣必不会轻易忘却,即便老人退休归隐,他的影响力也不会随之消散。
日后桑家子弟入朝为官,但凡他们这群重臣稍加提携,便是天大的恩惠,足以让桑家门生快速在官场上站稳脚跟。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今日栽下的善因,来日必有善果,谁也逃不过这人情往来的循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