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唯一令霍光感到困惑的是,桑弘羊今日为何一反常态,如此不吝言辞地分析局势,直言不讳地揭示这些政治机密?
这与桑弘羊一贯保持低调、明哲保身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着实令人费解。
方才那一番鞭辟入里的政治分析,非是浸淫官场数十载的老臣难以做出,连自诩聪明的霍光都险些误入歧途,可见其中深意之难解。
然而桑弘羊却毫无保留地在他们几人面前点破天机,而且没有索取任何利益交换作为回报,这种无私分享实在罕见。
这种近乎点拨后进的举动,似乎还带着某种示好或交好的意味,与桑弘羊以往谨慎自保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老臣究竟有何打算?这个疑问清晰地浮现在霍光的面容上,令人一目了然。
桑弘羊注意到霍光脸上的疑惑,却只是报以一笑,并不解释,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向前走了几步,一边按摩着自己的腰背,一边发出老年人特有的感慨:"哎呀,站得久了,这把老骨头实在受不了,腰酸背痛的,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后生啊!"
"以后朝堂上的大事,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挑起重担啊!"
这番话语仿佛邻家慈祥老人的闲聊,充满了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却又隐含着某种言外之意。
然而霍光并非简单直率如霍去病,他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桑弘羊此举必有深意,绝非单纯的老人唠叨。
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必然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图谋!
霍光的猜测悬而未决,至少在当下无法得到证实。
人算不如天算,回城后的文武百官们立即被新一轮的国家事务所淹没,霍光也无暇继续揣测桑弘羊的真实意图。
迁徙诸侯王的宏大工程刚刚起步,后续还有无数繁琐事务等待处理,远未到收官之时。
北方草原的情况相对简单,那片曾经喧嚣的土地早已因战争而变得空旷荒凉,诸侯王们只需按部就班地逐步建设即可。
至于那些抵达封地后面对实际情况而大呼上当、叫苦连天的诸侯王们,他们的哀嚎已无人过问。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难道他们还想折返长安不成?如此天真的想法简直令人发笑!
漠北诸侯王们的苦诉奏章如雪片般飞向长安,却在辅政大臣的案头就被一一拦截,再难越雷池一步。
这些控诉与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