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解惑释疑。"
这种场面上的客套礼节是混迹官场的基本生存法则,谁若敢像上官桀那样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下场必然凄惨。
朝廷上的生存法则极其简单——你给别人面子,人家才会给你面子,许多时候,这种相互尊重的表面功夫恰恰是维持朝政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况且桑弘羊今日的点拨确实恩重如山,若非他及时警醒,众人恐怕还会继续轻视太上皇的存在与影响力。
虽然他们都是谨慎行事之人,不会像上官桀那样张扬跋扈,但举止言谈间难免会流露出对太上皇的怠慢与不敬。
对于久居高位的太上皇而言,无论是公然鄙视还是暗中轻视,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冒犯,都在挑战他作为帝王的尊严与权威。
日后太上皇若要清算这些不敬之人,恐怕秋后算账是在所难免的,今日桑弘羊的提醒无异于救他们于水火。
见众人俯身行礼,桑弘羊依旧保持着那副和蔼可亲的笑容,轻描淡写地摆手道:"诸位不必如此客气,老夫不过是多言几句罢了,何足挂齿。"
这番谦逊之辞自然没有几个人会当真,在场大臣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如履薄冰般小心应对。
桑弘羊看在眼里,笑容愈发温和,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如同一位看到学生们认真听讲的老师。
现在那个令人厌烦的上官桀已经远离,剩下这几位年轻的辅政大臣倒是颇具可塑性,他轻抚胡须,继续循循善诱道:"刚才老夫强调不可轻视太上皇,但也不希望诸位本末倒置。"
"作为朝廷重臣,你们首要的效忠对象依然是当今陛下,这一点绝不可动摇,只是在忠于陛下的同时,也当对太上皇保持应有的敬意罢了。"
"此乃为官之道,切记、切记!"
"当今陛下虽年轻,却非易与之辈,眼光敏锐,手段果决,也非常人所能轻易揣测。"
说这番话时,桑弘羊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上官桀离去的方向,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上官大人那种背地里背离太上皇恩义,公然表示与老主子划清界限的做法,无疑是极不明智的。"
"然而,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奔向建章宫示好,反其道而行之的举动同样愚蠢至极。"
"哼,老夫敢断言,上官桀现在的官位恐怕就是他仕途的尽头了,此生再无进一步可能!"
桑弘羊的话意有所指,却又刻意保持着模糊,给人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