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司马谈在世时,必定也是如此一步步登上这庄严肃穆的台阶吧。
如今司马谈辞世已久,太史令一职历经波折,终究还是落在了司马迁的肩头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官职,正是陛下登基后重新任命的,可谓意义非凡。
不止是司马迁一人获此殊荣,当年王府旧人几乎都得到了相应的提拔重用。
李陵荣升安东将军,统领宫内威严禁军,即原本的黑甲军,权势显赫。
赵破奴则被拜为安西将军,掌握北军兵权,威震京师内外。
昔日掌管禁军的九卿之一卫尉,虽未被陛下撤换,但实权已被彻底架空,徒有虚名。
这一系列变动,无一不在无声地昭示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铁律。
而他太史令司马迁,正是这新朝廷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司马迁对陛下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心怀感恩戴德之情。
然而!感恩归感恩,作为一名合格的史官,那份职业操守与历史责任却是半分也不能丢弃!
今日陛下宴请三位尊贵的王侯,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理应在场记录,一如当年陛下宴请卫青、霍去病那般隆重的场合。
有些宫廷中的重大变局,是绝对必须铁笔直书的历史瞬间!
确实如此,一如当年的司马谈,一如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外戚之乱"。
司马迁心有所感,今日陛下特意宴请三位诸侯王绝非寻常家宴那么简单!
这极有可能是又一次历史性大变局的开端!
身为一名称职的史官,他义不容辞地要亲临现场,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张公公,下官职责所在,理应入内记录。"司马迁站在宣室殿门前,直视着张让那张阴森可怖的面孔,挺起胸膛,语气坚定如铁。
在燕王府时代,司马迁就对这位老宦官有着本能的畏惧与厌恶。
世间怎会有如此阴毒诡谲的阉人存在,而张公公更是阉人中的异类,令人不寒而栗。
那副阴气沉沉的模样,一看便知非善类!
辱骂他人者,往往也会被他人暗中诅咒。
司马迁暗地里对张让咬牙切齿地咒骂,而张让恰在此时也在心底里肆意鄙视着眼前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司马迁。
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是些不识时务的顽固之徒!
陛下的一举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