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位列头功,无人质疑,众将心服口服。
其后便是卫青、李广等功勋卓着的将领,各自加官进爵,恩宠加身。
小军功早在凯旋途中便已论定赏赐。
如今大功也已酬报完毕,至于俘获安置、伤亡抚恤等善后事宜,自有朝中百官依制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征之事至此画上圆满句号,功成名就。
刘彻处理完这些庄重事务后,忽然神情一松,大手一挥,洪亮的声音响彻金銮殿:
"朕欲于三日后在建章宫宴请群臣,同庆大汉再无边患,届时尔等务必准时赴宴!"
"哈哈哈哈哈!"刘彻就这般爽朗大笑着离去,步履轻快,丝毫不见帝王威严。
百官初时面面相觑,不解陛下为何突然兴致大发,宴请之意从何而来?
良久之后,终有机敏之臣恍然大悟,出言提醒:
"陛下所选的宴会地点可是建章宫啊,正是太子殿下精心为陛下营建的宫殿群!"
"陛下心中欢喜,自是情理之中,这般高兴,岂能不向群臣炫耀一番?"
"啊——"群臣顿时恍然大悟,齐声附和,此言极有道理。
为了一次百姓夹道欢迎,陛下尚且能外出巡游半年,四处炫耀,沾沾自喜。
如今太子孝心可嘉,为父亲修建如此华美的宫殿,陛下又怎会藏着掖着不显摆一番?
那绝不可能!陛下向来不是那等矜持之人!
刘彻返京三日,首日为将领们封官进爵,随后两日却一直在后宫厮混,不问朝政。
这般甩手掌柜的作派,令另一位抱着相似心思的人深感忧虑。
从前老刘放权,至少还会出席小朝会,提供政策指导,如今连面都不露了?
这情形绝对不妙!趁着这次宫宴,刘旦必须撺掇百官们进言劝谏,提醒皇帝勤于政务才是正道。
有老刘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太子的担子便能轻松几分。
古语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等智慧之源怎能轻易弃置不用?
太子宫中,刘旦即将动身前往建章宫赴宴,临出门前忽然想起一事,微微蹙眉问道:
"张让,我四弟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一旁的张让面露难色,轻轻摇头:
"主子,广陵王被陛下安置在长乐宫的一处偏殿之中,四周都有绣衣使者严密看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