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如同活物般蜿蜒扭动,气势磅礴!
这,就是长安百姓精心准备的欢迎礼物!
震撼人心,气势恢宏,绝对比那些外地的"乡巴佬"们强出百倍!
百姓们蜂拥向前,仿佛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
这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已完全超出官方掌控,太子与百官的存在感被彻底淹没在欢腾的人海中!
此时,那位胖胖的京兆尹挤出重重人群,气喘吁吁地来到刘旦面前,不住地擦拭额头渗出的冷汗。
"太子殿...殿下,臣刚刚才发现,这些百姓竟擅自用了祭祀求雨用的神圣舞龙仪式。"
"臣还未来得及阻止,他们就已经..."
"无妨。"刘旦淡然挥手,打断了京兆尹的忧虑。
"舞龙既可用于祭祀,也可祈求甘霖,如今百姓自发用来欢迎陛下凯旋,恰恰证明了他们对陛下的爱戴与敬仰。"
"此乃善举,何须禁止?”
舞龙艺术源自大汉皇朝,深植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之中。
最初,这神圣仪式仅用于祭奠先祖与祈求甘霖,是沟通天地神灵的桥梁。
随着岁月流转,这一古老传统逐渐蜕变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当今社会已能清晰看到这股文化潮流的涌动,传统与娱乐的界限日渐模糊。
长安城外欢迎刘彻的盛大场面恰是这一转变的鲜活例证,古老仪式与欢庆喜悦完美融合。
九条彩龙在人海中起伏蜿蜒,舞了整整半个时辰,气势如虹,震撼人心。
刘彻穿行于沸腾欢呼的人潮中,同样耗费了半个时辰,脚步悠闲,心情舒畅。
他边走边饮,手中酒杯从未空过,笑容在脸上绽放如春日暖阳。
每隔几步,天子必驻足片刻,与围拢而来的寻常百姓闲话家常,亲民之态尽显无遗。
如此情形下,行进速度自然缓慢,但这恰恰体现了一国之君与子民间的血肉联系。
百姓们在一片感恩与满足中渐次散去,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见过天颜的自豪与喜悦。
熙攘人群终于散尽,官道重获清明,百官觐见的时机终于到来。
当刘彻最终站立于文武百官面前时,满身酒气已然掩盖不住,然而那双帝王之眼依旧锐利如鹰隼。
半年来的巡游游历,看来并非全无收获,至少酒量大有长进,足以笑傲群雄。
刘旦正欲率领群臣跪拜行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