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钳工的收入,真是花不完。
而且,别忘了李国庆的工资本身就很高,夫妻俩又都是双职工,根本用不完。
在文学社的活动上,阎家的三个儿子听得目瞪口呆。
同样的院子里长大,他们的生活困苦,而李国庆家却富得流油。
“大哥,你的条件也太好了吧!”
“大哥,你会做果脯和酸梅汤吗?”
李国庆摆摆手,但他手中掌握着秘方,这是宫廷秘方。
当初是因为纪晓岚带着翰林学士编纂《四库全书》,就在琉璃厂一带。
因天气炎热,光喝茶不解暑,于是御膳房的酸梅汤秘方被给了琉璃厂的一家茶铺,而这家茶铺的老板正是他的姥爷家的先人。
修书十年间,不仅是酸梅汤,宫廷里的各种小吃秘方也被送到了茶铺。
后来,茶铺规模不断扩大,搜集到更多秘方,便有了如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的信远斋。
这简直就是零食界的宝藏,他若开个零食连锁店,像“不良铺子”、“三只松鼠”那样,几代人都能衣食无忧了。
阎埠贵接口道:“那真是可惜了。”
虽然这样说,阎埠贵心里却觉得李国庆没说实话,信远斋可是个大名鼎鼎的老字号,他在东直门都听说过。
“李国庆,你院子里的那些绿植似乎打理得不太好。”
“三大爷,我正想跟您说这个事呢。”
李国庆笑着提议:“要不您有空时来帮我照看一下?您在前院选间屋子住,要是晚了也能在这儿歇息。”
他一直想雇个花匠,但这样做不合规矩,就像不能请保姆、厨师,但请个大爷是可以的,还能帮忙洗车。
“这是大好事啊!”
阎埠贵兴奋不已,他最怕和李国庆失去联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但至少现在又联络上了。
“没错,您还可以过来跟我下棋,告诉你,这儿的老头们有几个棋艺高超得很。”
李国庆自认为在其他方面都挺出色的,只是棋艺 ** ,让他颇为苦恼。
“这可不行,改天您带我去,我给您当参谋。”
阎埠贵棋艺高超,书法亦佳,若生在古代,即便未能考取功名,也定是个饱学之士。
“就这么定了!”
李国庆随即带着阎埠贵前往前院挑选住处,反正那些房间一直闲置,给下人提供食宿本就是份内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