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但很快杨威就看出端倪。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催着他们往前一般。
往日里杨威也曾见过那些受了灾的地方,百姓们更多的是穷苦的麻木。
如今这青州,倒是有意思。
杨威一边打量着人群涌动的方向,顺着前行。
不远处,一个告示栏围满了人。
杨威踱步过去,只见上面盖着官府大印,写的是城外工匠署招募人手,参与什么“新式农具改良”,不仅管饭,每日竟有三十文钱的工钱!
三十文!
比京城府兵的饷钱还高!
人们争先恐后的报名,不一会儿衙役点齐一批人手, 便带着一道离去。
一整日,接连不断。
时不时便会多一张布告,人招齐后,又带走。
见着一连三批人离去后,杨威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
青州竟然如此频繁的征兆百姓。
这是想做什么?
私下招兵买马,意图不轨?
他将此事默默记下,转身走进一家酒楼。
杨威随意寻了个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下,看似饮酒,实则在观察着楼下的众生相。
街角,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收拾着光秃秃的草靶,哼着小调,推车拐入巷子。
一名等着收夜香的汉子上前搭话:“老丈,今天生意不错啊,都卖光了?”
老汉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糊口罢了。来了几位阔气的客人,尝个新鲜,把最后的七串都包圆了,说是要去城东悦来客栈歇脚。”
“那敢情好,”汉子点点头,帮着老汉推了一把车,“您老慢走。”
汉子转身,没入了巷子更深处的阴影里。
夜色渐深,城外的工匠署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一座被严密看管的院落内,顾晗正对着一张巨大的图纸,用炭笔修修改改。
沈诗琪悠闲卧在一旁的小榻上看叶青递上来的卷宗。
卷宗所载,正是杨威一行人所有的详细情报。
“这个杨威倒是有点心眼,但不多。”
顾晗放下笔,凑过来看了一眼,撇撇嘴,“京里头的官是不是都喜欢微服私访这一套?还真以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这么快就把咱们喂给他的东西全吞了。”
沈诗琪将情报放到一旁,拉过顾晗的手,替他擦去指尖沾染的炭灰,笑道:“他越是自作聪明,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