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按照一天两百文给他,怎么样?咱住的地方和客栈相比,都是顶顶好的。”杨南扭头问李霞。
李霞咋舌,虽然有点心疼这一笔银子,但是知道男人说的是事实,也就同意了。
这次来府城,花费的虽然多,但是收获也不少。
首先,自家添了大物件——骡车。
不仅说出去备有面儿
平时干农活时,有骡子会让他们夫妻俩轻松不少。
不干农活时,骡车还能像叶叔一样,在附近的村子做些送客的小买卖。
其次,她也能当货郎,以后家里也算是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综上,虽然花了平时要一年才能攒下来的银子,但是她不后悔。
……
三天后,一行人回到赵家村。
“哟!杨老二,你这是买了辆骡车,这么大手笔?”
说话的人眼热的看着前后两辆骡车。
杨南笑笑,谦虚道:“这不是想着有辆骡车方便些嘛,干脆一咬牙,拿出家里的存银买了一辆,以后干什么都能松快些。”
不管其他人的反应,又说道:“以后大家想去镇上还是哪里,来找我啊!我的收费跟叶叔一样。”
话落,周围人的猛的将目光转到叶宝根媳妇身上,这是来抢生意的呀!
呀呀呀!会不会打起来?
打起来倒是不至于,但叶宝根媳妇的脸色也不见得多好看:“杨老二,你这是啥意思,抢我家的活路来了?”
杨南抿嘴:“叶婶,这事儿也没那么严重,也没规定咱村只有你家能做这个活儿呀!”
看热闹的人附和:“对啊,以前村里人没银子买,所以才只有她家是干这个的,但是以后可说不准!”
不说别人,村长是肯定能买得起骡车的。
那作坊就跟个母鸡似的,干好了,银子不得哗哗进来。
“再说了。”杨南看她,“你家那磨坊能挣的不少呢,就算少了这个的收入,也影响不了什么。”
杨南说的在理,其他人也站他那边,叶宝根媳妇想不到什么理由去反驳他,只能在心里生着闷气。
这个还不够,李霞笑眯眯地说:“还有,我今儿个就当走街串巷的货郎了,大家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懒得走去镇上买的,上我家来买也行。”
杨南停下骡车,夫妻俩和村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
杨北往后瞧了一眼,失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