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着“木刺术”“木隐术”“木藤术”和“御风术”,力求将这些法术运用得更加娴熟、精妙。
除了修炼法术,李有田还要照看灵田。他除草、施肥,然后驱动“云雨术”为灵田灌溉。看着灵田里的灵草茁壮成长,他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
下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观看着百药炼药法。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灵药的知识,包括它药用价值。仔细研读每一页,努力熟悉各种灵药的药性。
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就要开始尝试将不同的灵药进行搭配融合,以熬制出适合修炼和疗伤的药散。这个过程并不简单,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才能找到最佳的组合。
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就像黄老头所说的那样,他在得到制作符皮技术后,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转亏为盈。修行之路本就漫长,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进步。
时光荏苒,李有田努力修炼,种植灵田地,钻研着炼药之道。每七天,会去一趟坊市,将七天积攒的草料和低阶灵草卖掉,不时也会将以前积攒的灵米拿来换取一些灵石。用来购买基础药典知识、药草和灵药。
尽管如此,灵石还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耗尽了。无奈之下,只能将赵大虎身上得来的法器以及各种灵矿陆续卖出,以勉强维持炼药开销。
直到半个月前,李有田摊位上才会偶尔出现几包金疮药。不过,由于是下品金疮药的药效有限,所以卖出的灵石寥寥无几。
时光荏苒,短短两个月转瞬即逝。
徐家外事堂的广场上人头攒动,三百多名修士齐聚一堂,他们的修为参差不齐,高者已臻至练气九层,低者也达到了练气四层。这些人在坊市中都算得上是脱离了底层的存在,而李有田也位列其中。
“有田老弟,听说你突破到炼气中期啦,真是可喜可贺啊!”人群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满脸笑容地向李有田道贺,“要不是你老弟在老哥刚来坊市的时候把灵田租给老哥,老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在坊市外城落脚呢。”
这老头名叫刘大勇,年逾五旬,看上去十分憨厚实则十分的精明。他身旁站着一个中年汉子,两人一同对着李有田表示感激。
原来,在流云坊市外城居住并非易事,要么为徐家效力,要么就得每月向坊市缴纳一颗灵石。想当年,刘大勇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若不是李有田慷慨地将灵田租给他,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