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接受过济世堂和那些在南边被赵慕救济过的百姓,与汴京城内的一些南方文人士子纷纷联名上书请愿,要求朝廷严惩凶手,还赵慕和纳兰一个公道。
这事一旦有文人学士参与,事情立马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即刻让京兆府衙着手调查此事。
经过京兆府衙查证,那凶手竟是宋岩的跟班,因宋岩被革职查办,宋家又都被抄家流放,他的身家性命自然也跟着葬送了,这不看到朝廷封赏。
近日积累的怨怼一下涌上心头,头脑一热,加上刚喝了酒,便一下子做出行刺之事。
经他这么一闹,宋岩顺理成章的成了幕后主使,更加坐实了他陷害忠良之事,罪上加罪,本来被判处斩,又改成了凌迟之刑。
可这样的结果,民怨却没有平息。
这时,民间突然流传起了一品大员与济世苍生欧阳氏的话本。
话本大抵讲述了一位承袭爵位的侯爷,自小风流纨绔,但因娶了医官世家的姑娘,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图强。
后来朝廷要收复失地,这位侯爷跟随大军北上,欧阳氏女就被人构陷,硬生生拆散了这对恩爱的璧人。
侯爷功成名就归来,时逢大疫。
分离的两人,一人搭棚施药,一人奋力抢救病患,双剑合璧,救百姓于水火。二人同心协力,驱除疫情,最后终于夫妻双双把家还。
“哎哟!这天可怜见,难得他二人都是悲天怜人,菩萨心肠的人。”坐在行宫宝座上的太后,看着苏老太君说道:“他二人这感情和品德可谓是感天动地。”
“要是当初他们意志不坚定,一人如果意外战死沙场,一人要是心灰意冷不再行医,哪有今日烟雨落汴京,从此一人撑伞两人行的美景!”
“是啊,这样的好孩子,怎么舍得让他们继续蹉跎下去。”苏老太君应着太后的话说道。
“哦,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璧人?”太后合上话本子,心中顿时了然,半信半疑,意味深长说道:“难怪这话本子说得有鼻有眼的,这天下还有这样纯良信善之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苏老太君,笑眯眯说道:“这不就是欧阳家的二丫头和定国公的外孙永宁侯的事情。”
“哦,是兰丫头啊!”太后想了一会儿,说道:“哀家听闻,这永宁侯,性格纯良,年纪轻轻,却做事果敢。南下赈灾以及北边的事情都做得不错,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再说侯府这边,自听说赵慕受伤后,府门前车水马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