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沈疏微颈窝,喃喃说道。
沈疏微心底莫名窜上一点寒气,但很快就又消失了。
她抿紧唇瓣一言不发下了马车。
-
御书房,萧承明被皇帝召见,听到那道释放沈衡的命令脸色一沉。
“父皇,儿臣知道现在外边流传起沈衡旧年文稿,不少人赞他文采裴然,就连孙太傅也一力帮他说话,称他不会做出科举舞弊的事来。”
“但是大理寺铁证如山,沈衡既然与买卖考题之人有牵连,就该严加审问,岂能因为一些风言风语就将人释放了。”
萧承明说的大义凛然,一副律法不可触犯的公正严明态度。
皇帝坐在上首,垂眸看他,好一会才说:“是吗?”
萧承明颔首正要再说上一篇长篇大论,御书房的门却在这时候被人推开,荣阳长公主疾步走来,俯身行了一礼,侧目看向萧承明,“太子的话未免为时过早。”
说完,她将一份策论和文书呈递到御案前,“皇兄,这是沈衡月余前针对豫州水患所写的策论。”
“而另一份则是豫州官员这些时日以来根据这份策论治水的结果。”
皇帝接过两份东西,草草翻阅过后,神色一凛,饱含威压的眸子瞬时落在荣阳长公主身上。
“荣阳,你既早早得了这份策论为何不递于朕前,而是先送去了豫州?”皇帝丢下两份东西,力道不重,但御书房里的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皇帝这是动气了。
荣阳长公主早有预料一般,不疾不徐说道:“臣妹刚得了这份策论就想送来给皇兄过目,可谁知三皇子比臣妹快一步送上了靖宁侯府献来的策论。我无意与他抢这个功劳,便把这份策论压下了。”
“谁知豫州水患在三皇子治理下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我心知皇兄忧心豫州百姓,同时也怕这份策论无用惹得朝野非议,便先行命人送去了豫州,等做出了功绩再来呈递给皇兄。”
荣阳长公主言辞恭谨,话里还透露出要把这份大功劳送给皇帝的意思。
皇帝盯着她静静看了半晌,动了动唇角,“不错。”
这句话不知道是在夸荣阳长公主还是夸写出这份策论的沈衡。
萧承明听到皇帝夸奖,脸色一变。
果然下一秒他就听到皇帝要他释放沈衡的命令,“行了太子,把沈家那小子放了吧。”
“他既立了这么大功,朕不奖他岂能还罚他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