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万两是假币.....”
“这些假银多为 “水银锭”“铅包银”,甚至能通过官府验银流程......”
“彼时是拥有盐引特权的徽商集团,利用漕运网络将铅芯假银分销全国......”
“当时假银的大量流通导致米价三年暴涨四倍,苏州甚至爆发了“银贱米贵”暴动......”
“大明边军军饷掺假率达六成,因此引发了大同兵变......”
对于自己领域内的典故,金盛才信手拈来,言简意赅的把大明朝时期发生的两桩案子叙述了一遍。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
“当时两桩案子案发后,大明中枢迅速缉拿相关案犯,并严惩涉案的人员,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
“对于假钞案,明太祖命人迅速升级了宝钞的防伪,修改了相关律法,对参与制假贩假的人员从重处罚,而且下令作废假冒的宝钞......”
“假银案,大明嘉靖帝也是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不过两案对大明影响甚深,百姓和朝廷都损失惨重.......”
“假银问题甚至一直延续至明末,成为加速明朝财政崩溃的诱因之一......”
“因此罪臣建议陛下,迅速缉拿相关案犯,查明银票造假方法的同时,改进银票工艺......”
“对于假冒的银票,朝廷下旨进行作废处理,避免银钱大量损失.....”
“如果贼人不能迅速抓捕归案,一旦对方狗急跳墙,在短时间内发出大量的假银票,到时候或是百姓,或是朝廷,将会损失惨重......”
“甚至会影响到物价,造成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陛下您说过的,通货膨胀现象.......”
当初为了提高金管局的金融管理能力,陈昊特意和系统兑换了不少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临时充当了老师,给金管局的骨干人员培训过不少次......
至少金管局的处级以上管理人员,都是人手一本陈昊专门编纂的《华朝金管入门指南》的......
金盛才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建议,随后神情忐忑的站在下首,等着陈昊的反应。
顾炎武听得也是直点头。
虽然他并不像金盛才一般,通晓前朝案例。
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当下的困局,他的思路和金盛才却是相同的。
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