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英年早逝又是幼帝登基——新的外戚仗着新的幼帝登基掌权的怪圈。
\n
外戚和宦官是交替专权,士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复杂。
\n
朝廷以察举制选拔官员,按照制度只要德行能够服众就可以被推举到朝廷当官,但是只要有推举资格的官员出现私心,就算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被推举上去,慢慢的推举制度就成了成为世家大族培植亲信的手段。
\n
朝廷官员皆士族中出,世族之间姻亲师友关系网千丝万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外戚想上位要借助士族的底蕴,士人的关系网遍布整个朝堂,不与士族合作就控制不了朝堂。
\n
皇帝看朝中遍地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又拿势头过大的士族开刀。
\n
互相捅刀,嘎嘎乱杀。
\n
两次党锢对士族打击很大,对朝廷本身的打击也很大,属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n
清流名士、世家大族几乎全部被牵连,到第二次党锢时甚至发展到“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
\n
别管士人之间的关系网有多复杂,至少人家都是接受过正统教育的文化分子,皇帝一道诏令把精英阶层全部赶出朝堂,他上哪儿找人去填补空缺?没法填。
\n
更离谱的是灵帝时期公开卖官鬻爵,买官的官员为了回本横征暴敛,官员横征暴敛堵上了百姓的活路,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造反,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n
他大杀四方的时候都知道只杀重罪剩下的劳改,朝廷上来就把有能力的官员驱逐大半,还偏偏在这个时候卖官引入老鼠屎,大汉这锅粥想不坏都难。
\n
世家大族清流名士在两次党锢之中损失惨重,这种情况应该还一门心思忠于朝廷的应该剩不下几个。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